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城市金融市场,在进一步完善城市金融市场体系的同时,我国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农村中小企业、各地农户和新兴的农村发展行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大型商业银行进几年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作用有限等原因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应运而生。但是,在村镇银行试运行的经营过程中,一些风险因素逐渐暴露,必须得到解决。以探索和研究村镇银行经营风险因素存在原因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应对策略,为控制村镇银行经营风险提供帮助,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为目标。首先,对村镇银行产生的背景与定义进行阐述,并与一般商业银行比较异同,分析出村镇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优势。其次,介绍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着重分析在现阶段过程中暴露出的经营风险方面的问题,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风险因素的成因。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应对这些经营风险的管理措施。得出了以下结论:1、以集群化管理为基础成立贷款小组,以此作为村镇银行对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建立资信评定方案,由当地村委组织、农户代表和村镇银行员工组成资信评定小组,以农户的农业生产状况、个人口碑、邻里关系等信息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出适应农村金融环境的信用评估方法。2、针对农村金融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及机构。按照信贷风险的传递顺序,将风险预警体系的超前性特点得以体现。在划分风险预警责任后,及时将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上报相关负责人,判断风险等级并出具处置意见书。村镇银行的内控工作要落实到贷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做到审贷分离,要把每一笔贷款的贷前资信调查、放款时的审核、贷后的监测和到期的收款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