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细环病毒感染对其疫苗免疫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2006年春夏之交,我国中东部地区爆发猪的“无名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国家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证实,其主要病原之一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猪细环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es,TTSuVs)是新发现病毒,目前猪体内已发现了TTSuV1和TTSuV2两种病毒,广泛存在于家猪、野猪。我国各地猪病多发,混合感染严重,猪细环病毒也是可能的病原。本研究开展了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研究了TTSuV1自然感染对PRRSV疫苗免疫的影响。   1、华东地区PRRS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华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运用RT-PCR方法对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福建等6省市2006-2010年间的1509份临床发病猪和927份临床健康猪病料进行了PRRSV检测,并从每个省市PRRSV阳性样品中任选6株变异株和3株经典株进行了NSP2和ORF5的基因测序。结果发现:临床发病猪中变异株阳性样品984份(65.2%),经典株阳性样品233份(15.4%);临床健康猪中变异株阳性样品53份(5.7%),经典株阳性样品65份(7.O%)。NSP2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在中国部分地区存在2种不同NSP2基因型毒株(经典株和变异株)的广泛流行,但PRRSV变异株的氨基酸缺失位置和数目并不完全一致,氨基酸同源性为44.0%-100%。ORF5测序结果显示在各个PRRSV分离株内存在着大量氨基酸的点突变,氨基酸同源性为86.6%-100%。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PRRSV变异株和经典株同时广泛流行,但变异株占优势;临床健康猪群中也存在较多的PRRSV隐性感染;ORF5、NSP2基因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地区PRRSV分离株的遗传关系存在交叉现象,地域特征不明显。   2、 PRRSV变异株和经典株感染仔猪的差异性分析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VS-PRRSV)和经典株(CS-PRRSV)感染仔猪,对其致病性和血液学、免疫学的指标进行了比较。选择15头3周龄健康商品仔猪,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猪分别于颈部肌肉接种VS-PRRSV、CS-PRRSV和生理盐水,接种后隔离饲养观察7周。观察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抗体水平及免疫相关的指标.试验结果发现VS-PRRSV感染组猎体温急剧升高到41℃以上,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发病率100%,死亡率80%;肺脏间质性肺炎严重,肺泡膈增厚,巨噬细胞大量浸润;CD4和CD8 T淋巴细胞数下降更加迅速,恢复更为缓慢,CD4/CD8比值在10~21 dpi时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CS-PRRSV感染组;VS-PRRSV感染组猪出现持续35天的病毒血症,而CS-PRRSV感染组只有28天;抗-PRRSVN蛋白抗体产生提前了3天,而中和抗体产生推迟了7天;Th1和Th2之间动态平衡“漂移”次数增加1次;MHC-1、MHC-2及C3的mRNA水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抑制;而CS-PRRSV感染组猪仅出现轻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免疫学指标变化相对比较缓和。结果表明:接种VS-PRRSV后产生更加严重的致病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被进一步抑制。   3、华东猪群中PRRSV与TTSuVs混合感染的检测   从江苏、安徽、浙江、山东、上海、江西6省市2006-2010年间不同猪群中收集临床有疑似PRRSV感染发病病死猪的组织样品1457份,以及临床健康猪的组织样品927份。用PCR方法检测各个样品中PRRSV和TTSuV1、TTSuV2。结果表明:1457份临床发病猪样品中,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1.7%(PRRSV)、58.4%(TTSuV1)和48.0%(TTSuV2),单重感染和阴性个体仅占23.5%和4.9%,且存在非常严重的双重感染(67.6%)和三重感染(11.4%)。927份临床健康猪的组织样品中,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7%(PRRSV)、49.4%(TTSuV1)和55.7%(TTSuV2),单重感染和阴性个体为37.3%和10.8%,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仅占7.1%和2.4%。PRRSV阳性样品中TTSuV1(65.3%)和TSuV2(49.8%)的感染率均较高,TTSuVs总感染率高达94.3%; PRRSV阴性样品中TTSuVl(47.2%)和ITSuV2(54.1%)的感染率也较高,TTSuVs总感染率仍高达86.4%。结果表明PRRSV、TTSuV1和TTSuV2在华东地区猪群中广泛分布,临床发病猪的PRRSV和TTSuV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健康猪,TTSuV1和(或)TTSuV2极有可能对PRRSV等病毒感染有协同作用。   4、 TTSuVI自然感染对PRRS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抑制作用   为研究猪细环病毒1型( TTSuV1)自然感染对蓝耳病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影响,本实验从中国江苏两家猪场选择了4周龄的TTSuV1阳性猪15头和阴性猪20头。TTSuV1阳性猪平均分成三组,阴性猪平均分成四组。6周龄用蓝耳病活疫苗进行免疫,10周龄用强毒力PRRSV攻毒。同时设立TTSuV1阴性对照组和非免疫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检测了PRRS MLV免疫后仔猪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变化和保护性实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实验中,TTSuV1阳性免疫组(D组)的PRRS病毒抗体、IFN-γ、IL-10水平和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全程低于TTSuV1阴性免疫组(B组),但仅在28dpi时D组抗体水平(S/P值:2.05)明显低于B组(S/P值:2.21,P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公路建设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带动各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大纽带.公路的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
摘 要: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改革突破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渗透进语文学科的各领域,本文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写作 问题 应对策略    一、引言  写作教学难,一直是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写作障碍,怕写作、躲写作,一上作文课就愁眉不
本文通过对智能网联厂区道路测试场的分析研究,比较其与封闭测试场及开放测试场的优劣,进而明确其设备构成.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设备部署,确定其测试场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定性和思辨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已很难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强调专业实验室建设、开发和科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为群众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对于地铁的出现不仅极大程度的节省了群众交通成本,更加有效的节省了群众乘作交通工具的时间,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会学习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导”上狠下功夫,争取以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下列方式方
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新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汽车产业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对汽车需求量大的超乎人们的想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巨头的注意力.随着我国
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urs,EMCV)是RNA病毒科心病毒属的成员,可以引起仔猪脑炎、心肌炎以及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研究针对EMCV结构蛋白VP1基因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