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中,叙事学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研究者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西方小说理论译介的日渐丰富和全面,人们逐渐认识到,小说修辞研究同样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比较宽广的研究路径,从小说修辞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进行诠释,不仅可以更新我们的理论视野,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叙事学和其他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和欠缺。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现代小说的修辞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整体状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阐释多,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关注不够;二是没有将叙事研究和修辞研究进行有效的理论区分,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小说修辞研究的理论特长,从而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修辞研究的彻底性和有效性;三是忽视了中国小说自身悠久的修辞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修辞模式和修辞伦理对现代小说家的影响认识不足,从而使中国现代小说修辞研究缺少了历史的纬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选取从宋、元话本到五四小说这样一个相对较长但也比较完整的研究单元,对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嬗变轨迹进行了初步考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为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现代转型寻找到一条比较完整的历史线索;同时还希望通过考察小说家个性意识和时空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出中国现代小说修辞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并将五四小说修辞的时代图景融入到中国小说特有的修辞传统之中,使中国现代小说修辞的特点获得更为全面的展示。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阐述相关理论问题,并对论文思路加以说明。 小说修辞研究要想获得相对的独立性和彻底性,必须与小说叙事研究划清必要的理论界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叙事理论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并对它的理论局限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相关理论发展的进程,阐述了小说研究由叙事研究向修辞研究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宏观修辞和微观修辞进行理论区分,并对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