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是隶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横跨战国末期和秦始皇时期,真实再现了当时文字书写的实际情况。放眼睡虎地秦简整个文字体系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汉字既传承了篆体的特点,又对其做了创新性改造,相对篆体而言,无论是其结构的变化还是字体风格的转变,归根结底都是从笔画形态的变化开始的。本文拟以睡虎地秦简文字的笔画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理论,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材料与理论相结合等方法,对其文字的笔形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基本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及文字学价值,笔形变化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第一章主要从笔态和笔势入手,对睡简文字中所有字的笔画形态和笔形演变过程进行描写和总结。第二章主要通过与小篆的对比,在对笔画形态描写的基础上总结睡简文字笔画形态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笔形变化的趋势及形成趋势的原因。第三章主要从连断,曲直,增减,延缩,融合与离散五个方面来解析影响睡简文字笔画形态发生变化的具体因素。第四章主要探讨睡简文字笔形变化与结构变化的关系,包括笔形变化与结构变化的区别,笔形变化对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结构变化对笔形变化的影响。第五章主要写睡简文字的笔形变化与字体风格的关系,包括笔形体现的字体风格以及笔形变化对字体风格影响的特点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