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2年-2019年)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是我国十八大召开的初始之年,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尽可能的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趋势,也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四位一体的范畴中去考虑,这次会议之后全国各个地区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十九大更是在十八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要将生态环境摆在与自己生命同等高的地位,国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加大,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加快,并且取得显著变化。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例如雾霾、全球气候变暖等。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得我产生疑惑:我国的主流媒体在相关新闻报道上有何变化?它们是如何进行生态环境报道建构的?基于此,我选择将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本文将《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至2019年11月8日,这七年间的生态环境议题报道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站在框架理论和环境新闻的视角上,梳理并分析自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新中国”口号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对这一议题报道的框架特点。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基础等;第二章节是对生态环境议题的形式类目分析;第三章节是对文本的解构分析,具体包括文本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第四章节是总结人民日报在生态环境报道上的特点、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对这七年间的样本量分析发现:报道数量方面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报道体裁多以消息为主,报道视角方面政府举措和事实陈述基本持平,报道立场方面以中立报道为主等。在总结出此类议题报道的框架特点的基础上,给予其他媒介启发,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媒介功能;同时,通过研究《人民日报》7年间的生态环境议题报道,给世人以警示作用,发挥其社会功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宏观层面上,通过研究,为提升国际形象献计献策,以展我大国风采。
其他文献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生体质健康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总体发展目标中的首要问题,是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纾解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局面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健康第一”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本
学位
学位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央行都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仍然有限。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但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具有“动物精神”的个人,他们的决策会受到政策因素、心理预期等影响,所以在货币供应量传导过程中,他们会做出一些违背市场的判断,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的效果达不到央行的预期,同时也会对股市价格产生影响。本文研究投资者情绪、货币供应量和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
学位
学位
学位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组织机构,在我国政治工作及经济市场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预算指标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与预算的规划和执行密切相关。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指标体系的建设符合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制度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推行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使预算管理更为合理有效。J单位作为省级垂直管理组织机构,兼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双重性质,同时承担多项职能,下属单位多,组织机构复杂,故其管理机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年末首次被提出至今,得到沿线各国广泛积极响应,至2018年3月已经有71个国家加入该倡议。作为未来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前进方向之一,有必要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出口周期性波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景气指数进行计算,并同时用单值极差以及均值极差控制图构造出口波动预警体系。本文研究过程中,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出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