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银行事后监督及电子档案的管理参差不齐,一些大的国有银行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系统,但在一些中小银行还依赖于手工管理,没有实现电子化、集约化管理,对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及档案管理的效率比较低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投入到中国银行业应用,大大提高了银行工作效率和系统安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影像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运用影像技术,不断的优化业务流程,在银行业务发展与管理实践中成为增强银行盈利能力、防范运营风险、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银行业务凭证审核是银行会计的重中之重,因此,影像技术是银行业务中重点应用的信息技术,近年来,OCR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银行业务运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银行内部监督的重要环节,事后监督历来受到银行的高度重视,在事后监督中成熟运用OCR技术,对解决事后监督中的大量的人工运用、提高监督的效率与质量、更好的保管业务凭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会计核算业务集中监督管理系统,通过J2EE、图像处理、OCR识别、光盘存储、数据库等多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银行各级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管理,会计凭证影像电子档案的集中管理。会计核算业务集中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在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架构先进性、语言先进性、开发先进性、扩展先进性的原则制定设计思路,进行系统总体设计,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银行事后监督业务现状、功能和不足以及涉及银行其他相关系统的数据采集情况,优化业务流程,包括票据的自动检查、重点监督、手工核对等,提出系统功能需求,并在系统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提出性能需求。(2)根据业务需求和流程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并提出为建设实现该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系统平台的选型、结构化数据的采集、非结构化凭证影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调阅、OCR识别等。(3)通过系统需求分析,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将需求分析中的需求映射为系统逻辑模型,对业务逻辑进行结构化描述,包括系统设计原则、逻辑架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系统网络拓扑、系统安全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等。(4)验证系统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以及功能实现是否满足业务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测试范围、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准备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的结果。当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时,需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回归测试。(5)会计核算业务集中监督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过程,软硬件环境的准备、系统的安装部署与运行环境的调试、用户确认测试与用户培训、生产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系统正式上线与软件验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