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外部性的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在湖南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空间外部性视角下,小城镇发展由两方面共同决定:一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城镇化进程,二是小城镇对空间外部性的反应能力。前者反映了经济系统空间外部性的辐射强度,后者反映了小城镇对空间外部性的吸收程度。空间外部性可以细分为生产空间外部性、需求空间外部性以及政府空间外部性。在城镇化中后期,它们分别通过知识溢机制、消费力扩散机制以及基础设施延伸机制,缓解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低下、门槛需求不足和公共财力有限等瓶颈。基于2001-2011年湖南省县域小城镇发展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别对以上三个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在控制资本投入、市场化水平和劳动力投入等内部动力的条件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其对小城镇工业产出水平提升的贡献率比所有控制变量都要大,显著地推动了小城镇的工业产业的发展;在控制人口总数、人均GDP和规模化经营水平等内部动力的条件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消费力扩散效应,其对小城镇商业服务业能力增强的贡献率显著为正,显著地推动了小城镇的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在控制财政支出能力、人口总数和人均GDP等内部动力的条件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其对小城镇公共服务业供给改善的贡献率显著为正,显著地推动了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虽然空间外部性视角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外生的,但是恰当的对策可以增强小城镇对空间外部性的吸收能力、加快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形成协调发展。可以分三种情况:好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可以增强小城镇对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提升小城镇对消费力扩散的吸纳能力,好的行政关系网络可以提升小城镇对基础设施延伸的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根据《预算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我国地方政府没有合法的举债权。对于世界上多数国家地方政府拥有的发行地方公债的权力,在最近一次的《预算法》修改中,本来赋予地方政府发行
在传统民法中,侵权行为的对象主要是人格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等绝对权。债权作为一种相对权,一般认为不是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债权若是无法正常实现,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承担债务
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通过发展集约型农业提高生产力。设施农业作为集约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得到大力支持。而在设施农业监测系统中,空气和土壤温湿度情况是植
历史遗存是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其特别珍贵之处在于它可以不断地被研究,不断地有所发现;所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其内容是保证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的真实
有限责任合伙,简称LLP,Limited? Liability?Partnership,是近年来流行于英美国家的商业组织形式,特别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它是对传统合伙与公司各自优点的结合,其意义在于合理限制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图书馆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等问题,为了保障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在开放性和安全性两方面满足要求,该文将在介绍开放性及安全性内涵
经营绩效代表了企业营运管理的最终结果,是用于衡量企业营运成果的最佳指标。根据决策组织理论,股东希望能够提升经营绩效,使得自身的权益增加;而由委托代理理论可知,股东只能对委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探索了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理论基础;二是明确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市场潜力及市场的竞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显性问题。面对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认真思考马克思思想理论中蕴含的生态观,深度挖掘马克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