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比例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今中医治疗的热点。本课题从临床方面观察齐刺滞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分析,以期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并在临床上验证其时效性,为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研究结果将为医疗服务单位能正确评价膝骨性关节炎患者QOL、提高居民健康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的受试者来自于本研究课题组2012年12月份至2014年1月份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和针康科病房的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人,符合纳入标准。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案。观察对照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实验组(齐刺+滞针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生存质量及步态的影响。将90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齐刺滞针疗法治疗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三组。每周针刺5次,2周为1疗程,间隔2天,再做下一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2疗程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评定标准(评分法)、生存质量评定标准(评分法)、步态分析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4周后,齐刺滞针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的Megill评分、步态分析评分(双支撑相)后均较治疗前降低,齐刺滞针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经统计分析,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齐刺滞针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在缓解疼痛度、改善步态、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均有效。(2)治疗4周后,齐刺滞针治疗组比普通针刺组在改善Megill评分、改善步态分析评分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齐刺滞针治疗组比西药组在改善步态分析评分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暂不能认为普通针刺组与西药组在改善Megill评分、改善步态分析评分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齐刺滞针组、普通针刺组及西药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与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显著疗效,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其次,三组总体疗效组间比较,齐刺滞针组在缓解患者膝优于普通针刺、西药组。总之,齐刺滞针疗法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生存质量和步态的改善,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可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