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关注的升温,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牵制幼儿教师队伍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转岗教师的数量不在少数,关注这个群体的专业发展不仅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幼师队伍的关键举措。但从以往研究的文献数量来看,对于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关注并不是很多。从研究质量来看,对于转岗教师高质量、深刻性的研究很少。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将农村幼儿转岗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的方法反映该群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特征,而对个体的专业发展的过程关注很少,说明对转岗教师的研究还尚存在空间和遗漏。因此,本研究以中部地区的一所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为场所,选择两位代表性很强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哲学人类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叙事研究的质性方法,将转岗教师置身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下,从影响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出发(横向:围绕转岗教师的社会关系网,分析教师与他人共同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时对他们专业的影响,具体指与家长、同事、园长、原来小学、行政机构的互动交往。纵向:以转岗教师个体发展的历程为主线,叙事性的描述了发展中的教师个体,具体从教师的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受教育经历、小学工作入手,着眼于转岗后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挖掘转岗教师在转岗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寻找影响她们转岗的深层原因,探讨转岗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体验、收获和教训,试图提出一些可操作的策略。本研究发现:一、影响转岗教师的转岗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个人意愿选择、学校的统筹全局思考、政府的发展现状制约,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左右教师走向幼儿园的工作岗位。二、A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中发现存在经验和不足,经验有四点:兴趣和爱好是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自我反思是专业发展的加速剂、年龄是专业发展的干扰素、小学工作时长是专业发展的抑制剂;不足之处分别是缺乏岗前培训、适应过程艰难、小学化现象严重、艺术教育止步不前、身份尴尬、升职空间小这六大方面。三、面对转岗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层面提出促进策略。宏观层面政府构建服务体系,支撑专业发展;中观层面幼儿园搭建成长平台,推动专业发展;微观层面转岗教师自身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专业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