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黑人妇女“辩护士”的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黑人女作家。她因创作上的多才多艺而著称,她既精通诗歌,小说,散文的创作,又擅长讲述故事和进行文学批评。1983年,艾丽斯·沃克的《紫色》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她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这一成功立刻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同时小说中所反映的“妇女主义”思想也激起了评论界的极大关注。 小说《梅丽迪恩》是以艾丽斯·沃克亲身经历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为背景和素材来进行创作的。因为对社会和个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沃克在小说中通过刻画梅丽迪恩·黑尔这样一位年轻的黑人新女性来展现出民权运动给美国社会及个人带来的种种变化。尽管是较为早期的小说,但《梅丽迪恩》在沃克的创作生涯中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它与沃克后来所提出的“妇女主义”理论是什么关系?论文首先进行文本分析,来探讨《梅丽迪恩》到底是不是一部蕴含妇女主义主张的作品;进而针对其中的妇女主义思想和沃克的妇女主义代表作《紫色》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本篇论文包括三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简介。论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艾丽斯·沃克的生平及她的创作状况,然后又介绍了本文讨论的重点一小说《梅丽迪恩》和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在对小说以前的研究状况进行概略的文献综述之后,文章提出了研究问题:小说《梅丽迪恩》是否体现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与妇女主义的经典之作《紫色》相比,两部小说在妇女主义思想表现上究竟有什么不同? 第一章对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介绍。论文通过对沃克的妇女主义散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进行认真研究,对它所体现的妇女主义思想的四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论文又通过与女权主义思想的对比,总结出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 在第二章里,论文从妇女主义角度对小说《梅丽迪恩》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论文主要从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文主义四个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