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是同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人才知识密集和创新性强等特征。作为从制造业内部生产部门独立发展出来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中,有利于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制造业升级。宏观政策层面,“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更加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和规范提升商业服务业的政策主张。因此,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归类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组成,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升级的渠道和理论机制。其次,对Feder的两部门模型加以拓展,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纳入到动态两部门模型中,从理论上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进而,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2004-2010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来自地区分组和6个细分服务业分组的估计结果保证了实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