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青山羊胃肠道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与小肠组织结构的发育性变化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比较了出生当天、30、60、90、120、150、180日龄的济宁青山羊小肠黏膜结构变化和胃肠道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山羊胃肠道的定位分布、形态特征与发育性变化,可为进一步阐明和推测ghrelin在山羊生后发育过程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生后济宁青山羊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均0至30日龄显著增长,随后有随年龄降低趋势。在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于120日龄降至最低,150日龄与有所增长但与120日龄差异不显著,180日龄较150日龄显著增长。空肠绒毛长度于180日龄降至最短。回肠绒毛长度于120日龄降至最短,90至180日龄间差异不显著。小肠各段的隐窝深度在0至30日龄显著增长随后有随日龄下降的趋势,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分别在150、180和180日龄降至最短。小肠各段的V/C比值均以0日龄最大,0至30日龄急剧下降。在十二指肠,V/C比值于90日龄降至最低,与其它各年龄组差异显著,其有所增长。在空肠和回肠,V/C比值于60日龄降至最低,此后随日龄增长而增加。小肠各段肌层厚度均随日龄增加而增长。2、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固有层,有“闭合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细胞在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均有分布,但未能在瘤胃、网胃、瓣胃和直肠中检出。Ghrelin阳性细胞在皱胃中最多,由皱胃至结肠逐渐减少,“闭合型”细胞所占比例也由皱胃至结肠逐步减少。从0~120d龄,皱胃和空肠中阳性细胞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50和180d龄有所下降;十二指肠中阳性细胞在90d龄达到高峰。回肠、盲肠和结肠中阳性细胞数较少,均呈现随日龄增长而缓慢增长的趋势。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山羊小肠黏膜结构经过一系列变化、以适应消化吸收、分泌等功能的完善与成熟;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亦表明ghrelin可能与山羊胃肠道发育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Avian Leukosis/Sarcoma virus, ALSV)引起的各种可传播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总称。根据病毒囊膜蛋白抗原特性、宿主范围
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机制,自上世纪50年代由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首次发现后,愈发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自噬是细胞内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结合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
乳铁蛋白肽(Lactoferricin,Lfcin)是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经胃蛋白酶水解,从N-端解离下来的一段氨基酸残基,具有乳铁蛋白除转铁功能之外几乎全部的生物学活性,如广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