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为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美国白蛾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危害期长、传播途径广。为深入研究极端温度对该虫的影响,预测虫口密度及其种群变化规律,本论文对美国白蛾在潍坊的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详细的观察记录了其生活习性。并设计了不同低温对越冬蛹的影响和高温处理对不同虫态的影响实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美国白蛾在潍坊的生活史通过研究,编制了潍坊美国白蛾生活史表。美国白蛾在潍坊一年3代,大部分能完成完整的生活史。第1代相对比较整齐,但是2、3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潍坊市西部区域美国白蛾生活史略早于东部区域,北部区域略早于南部区域,这可能与局部小气候有密切关系。(2)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美国白蛾在不同变态的关键阶段如羽化、孵化等在一天内的时间相对集中。但是同一卵块的卵孵化时期差异较大,我们曾经发现同一个卵块有2龄幼虫,还有的刚刚孵化出来。(3)低温对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影响美国白蛾蛹在不同低温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10°C下处理30h后几乎没有越冬蛹存活,–15°C下处理3h后越冬蛹的存活率几乎为零,–20°C处理25m后越冬蛹几乎没有羽化为成虫的个体。人工饲养的蛹置于-10°C下5h的存活率较自然界采集的越冬蛹低,野外的蛹置于-10°C下5h后存活64.2%,而人工饲养的蛹置于-10°C下5h存活58.7%。0°C低温处理对越冬蛹的低温存活率有重要影响。0°C低温处理能提高越冬蛹的低温存活率,且随着0°C下处理的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在0°C下处理时间越长则在-10°C下存活率越高。在0°C下处理150 min以后,存活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4)高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美国白蛾的高温耐受性较强,卵的孵化率、幼虫的存活率、蛹的羽化率、成虫的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下降。高温脉冲对美国白蛾卵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但常见的37oC高温下,仍有80%以上的卵正常孵化。幼虫在42oC和45oC下仍能存活一段时间。高温对不同龄期的幼虫作用是不同的,同样,对同一个龄期而言不同的高温也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龄期越大同一温度下幼虫的存活率越高,同一龄期下处理温度越高,幼虫存活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