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网状网络自适应路由协议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rtless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络自从问世以来就收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但涵盖了传统无线局域网技术中所具有的成本低、部署便捷的优点,同时,因为其本身具有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跳结构的特点,其在可扩展性和复杂环境适应性上的优势更加显著。但是,由于无线网状网络本身标准依然在拟定中,并且安全问题没有在无线网状网络早期的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目前阶段的无线网状网络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这些隐患严重制约了无线网状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基于上述原因,无线网状网络的安全成为了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研究了无线网状网络路由协议的安全问题。首先在对无线网状网络相关特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和分析了现有的无线网状网络路由协议SrcRR,并且提出了基于动态探针队列的自适应路由算法,经过测试,该算法大幅提高了无线网状网络的通信效率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接着,本文着重分析了无线网状网络的安全问题,并基于软件模块化路由器Click和无线路由器操作系统OpenWrt,以Roofnet架构下的SrcRR协议为载体,深入研究其在泛洪与黑洞等路由攻击下的无线网状网络路由协议的脆弱性进而提出其针对这两种攻击的检测响应算法,提出了一种对路由攻击的响应控制方法从而将恶意节点有效排除在网络之外,并通过物理测试床验证了攻击、检测和响应机制的有效性。最后,本文介绍了在测试床上进行的一系列试验以评估网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适应路由算法大幅提高了网络通信质量,对于黑洞和洪泛攻击的检测响应算法,SrcRR路由协议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和加强。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智能天线技术引入移动通信领域,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本文主要研究智能天线算法部分,包括波达方向(DOA)估计和波束形成。DOA估计是采用超分辨率技术使信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保密性好、通信距离远等优点,但是其信道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提高高信噪比条件下通信的传输速率和低信噪比条件下传输的可靠性是流星突发通信的两个重要研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包含了表示文本内容的语义信息,而且也会传递一些情感信息。对于同一句话,如果说话人说话方式不同,听者所获得的信息也会不同。语音的情感转换,就是在语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依赖于通信网络,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网络带宽和容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同时也对网络的生存性提出更加严格要求。越来越多的实时性业务对故障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的无线通信服务使用静态频谱分配方案,这导致了无线频谱资源的严重匮乏。认知无线电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智能技术,通过使认知用户接入空间上、时间上暂时空闲的频带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需要根据地理跨度、技术要求、管理范围、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条件将整个网络划分成多个路由域。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每个运营商内部不同的网
在已建立的理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1Cr18Ni9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模拟预测了薄带钢连铸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及熔池高度)对双辊薄带钢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
数据业务传输需求的不断发展,导致如今的网络已臃肿不堪,业务需求一旦发生变动,就需要重新修改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这样的操作相当的繁琐。在这样的状况下近几年学者们提出了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是信号分析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是通信电子战中通信信号侦察、监测和最佳干扰样式合成等技术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特
协作通信的基本思想是网络中各单天线用户共享彼此天线,从而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中继策略是协作通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对协作通信中的基本协作模式、伙伴选择算法及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