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采煤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对地表生态的破坏日益严重,对矿井生产安全也造成了重大威胁。采动地裂缝是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会对土地、地面建筑、植被产生破坏,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地下采空区相通时会影响矿井通风,导致溃水事故。因此对采动地裂缝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地裂缝发育程度进行预测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采动地裂缝形成过程复杂,影响其发育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采煤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对地表生态的破坏日益严重,对矿井生产安全也造成了重大威胁。采动地裂缝是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会对土地、地面建筑、植被产生破坏,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地下采空区相通时会影响矿井通风,导致溃水事故。因此对采动地裂缝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地裂缝发育程度进行预测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采动地裂缝形成过程复杂,影响其发育的因素很多,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采用单一的技术手段,对地裂缝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难以准确揭示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为了对地裂缝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地裂缝发育规模进行合理预测,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官地矿区作为研究区,在矿区采动地裂缝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对地裂缝发育程度、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使用数值模拟、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对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采动地裂缝的发育情况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耦合分析,并得到地裂缝发育规模预测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官地矿区的采动地裂缝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官地矿区2010-2019年地裂缝数据进行了实测(工作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地裂缝发育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深度进行了数据分析,概括了采动地裂缝规模特征;结合采动地裂缝形成机制和分类的理论模型,对官地矿区地裂缝形态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区域内地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态的差别,将官地矿区地裂缝分布情况划分为四类,并对相应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2)基于岩土体破坏理论、开采沉陷理论和不同成因地裂缝的计算模型,结合官地矿井实际开采和地质条件,对地裂缝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11项影响因子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对官地矿119组不同采空区范围内的地裂缝发育数量及11项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和计算,为后续研究各因子对采动地裂缝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3)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不同采高、采长、煤层倾角、地面坡度情况的20个开采模型;根据模拟所得的地表下沉位移量和地表水平位移量结果,结合地表岩土体变形破坏理论,对地裂缝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单因素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4)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采动地裂缝的多因素耦合性分析方法及地裂缝发育程度预测方法。以地裂缝面积与采空区面积的比值为依据,将地裂缝发育程度分成了4类;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Fully Connected Neural Network)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预测;以预测准确率为指标,通过特征选择对多种影响因素组合进行了耦合分析,并将地裂缝发育的11个影响因子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及冗余因素;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作为输入特征,通过选取合理的网络参数和优化方法,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对地裂缝发育程度的预测准确率,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根据数值模拟及神经网络分析结果,对官地矿区地裂缝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治理措施。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传统的采动地裂缝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对采动地裂缝的预测和治理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工湿地公园逐渐肩负着城市水系涵养和水体净化的重要功能。在现有人工湿地公园进行水体净化的方法中,采用植物吸收是应用最广,见效较快且投入较少的办法。现有人工湿地公园净化富营养水体时面临主要问题有:草本挺水植物在冬季生长缓慢,净水效应下降;人工湿地公园在初期净水效果好,中后期出现乏力;草本挺水植物在人工湿地公园大量繁殖后植株倒伏带来二次污染;草本挺水植物发生落叶、凋零和死亡带来的循
光催化技术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量转换手段,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众多光催化剂中,石墨相氮化碳(g
本文以纤细裸藻为实验对象,通过优化光照培养条件(光照强度、光照周期及光质),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条件对于纤细裸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正交试验因素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确定适宜的裸藻多糖积累的复合光照条件,再进一步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光照优化后相关代谢产物及蛋白质表达变化,为研究纤细裸藻生物质变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目标产物定向培养提供基础数据。1.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光照
本文以航空供氧面罩呼气活门为研究对象,结合航空生理学知识,采用Fluent动网格和AMESIM仿真技术完成了呼气活门动态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呼气活门在地面小流量情况和爆炸减压工况下的动态性能,工作内容如下:⑴对呼气活门数值模拟计算所需的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文献推导了座舱爆炸减压过程中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对呼气活门和橡胶膜片的结构和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活门受力方程。⑵完成了呼气活门地面小
飞机起落架是飞机在起降、滑行和地面停放等阶段的承力装置,是飞机起降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保证安全性,起落架主承载结构往往有较大的材料裕量,导致起落架结构过于笨重。随着拓扑优化理论、参数化建模技术、代理模型、优化求解算法等关键技术的日趋成熟,在起落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上述方法加以研究与运用,可实现起落架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本文以某大型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对起落架轻量化设计技术进行了较
碳/碳(C/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耐摩擦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热防护和动力系统的主要备选材料。但是传统C/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弱的
克里斯·哈曼的《反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对新自由主义作出深刻揭示和批判的杰作,也是一篇精彩的"反资本主义宣言"。哈曼认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本质上
以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为实验对象,对纤细裸藻可培养藻际细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后将分离出的细菌分别与纤细裸藻进行共培养,通过对纤细裸藻生长指标(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筛选出对纤细裸藻的生长具有促进效果的菌株,并确定优势菌株的最佳初始接种浓度,进一步通过对纤细裸藻共培养体系与藻纯培养体系代谢物的研究,对优势菌与纤细裸藻共培养促进纤细裸藻生长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1.采用
吸波材料的“薄、轻、宽、强”特性已成为现代隐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具有高微波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的磁性吸收剂在微波频段可实现良好的吸波特性。此外,研究发现具有
七里海、北大港、南大港、白洋淀和衡水湖是海河流域五个重要的湿地,简称“五湖”。“五湖”湿地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资源,对调节当地气候和水分的循环以及各种水生生物、鸟类的栖息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资源,五湖不仅向周边农业及工业供水,还扮演着向市区供应生态及生活用水的角色,同时作为海河流域重要的湿地系统,对海河流域的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