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误差映射的轨道制孔系统数字孪生模型运动仿真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强有力的工具,是彻底打通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隔阂,实现数据互联、信息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现阶段车间信息管理实时性不足、虚拟仿真中模型与实际产品存在结构性误差导致虚拟仿真运动效果差、虚拟仿真环境中混联机构的运动建模等问题,将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环形轨道自动化制孔系统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环形轨道制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的仿真平台,建立了环形轨道制孔系统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并重点研究了设备在数字孪生环境下坐标系的映射和标定。(2)提出了一种环形轨道混联式制孔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在数字孪生环境中完成了运动学建模,并通过数字孪生运动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针对数字孪生环境下孪生模型与实际产品存在结构性误差,导致仿真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物理产品之间误差映射的解决方案,并在环形轨道制孔系统孪生模型下验证了误差映射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误差映射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结构,实现了场景漫游、仿真模拟训练、人机交互等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烤后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2个生物炭施用量水平(B0:不施用生物炭;B1:每100 kg土壤施用3 kg生物炭)和3个氮肥施用量水平(N0:0 kg/hm~2;N1:52.5 kg/hm~2;N2:105.0 kg/hm~2),共6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烤烟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指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致香前体物含
学习语文知识、理解文本情感、鉴赏文学作品,都需要以文本中的意象作为突破口。月亮在我国历史文化及文学艺术领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透过意象解读文本内涵的技巧,深层探究文本内容的情感意蕴。
从电子政务外网的角度来讲,其包含丰富的政务数据,不仅是构建数字政府的基础所在,还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在实际中,电子政务外网会面临一定的安全威胁,想要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对安全威胁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来应用对应的安全技术和对策。本文从电子政务网络简述入手,对其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技术、对策等进行详细研究。
社区团购平台萌芽于2015年,微商、移动支付和拼团模式的出现为社区团购平台的创建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几年的探索,由最初的运用QQ群和微信群来运营,发展为用各种小程序作为载体来实现平台化的运营。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社区团购模式的优势凸显,“无接触配送”正好符合当下国情,H公司作为一家社区团购平台在行业中已经崭露头角。虽然疫情的“线上教育”让H公司的销售量突飞猛进,但是H公司社区团购平台的营
苗族聚居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湖南凤凰、贵州松桃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苗绣蝴蝶图腾作为苗族的氏族标识,有着特殊的意象与生命意识。本文将对苗绣蝴蝶图腾的造型语言进行分析,探究苗绣蝴蝶图腾的意象与生命意识,以期帮助广大民众更深入地了解苗族人民与苗族文化。
<正>在目前的英语课堂上,词汇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出发,本着依托主题语境,注重单元词汇教学的整体性,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思路,结合案例探讨有效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以提高其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1.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词汇通过一定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建立联系,在语境中传递信息,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词
期刊
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的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玉米收获机品类的逐渐丰富,农民的可选择性也明显增多,玉米收获机为玉米生产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劳动力支持。通过对玉米收获机技术普及与发展情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科研情况展开分析研究,说明了玉米收获机的典型分类与应用特征,总结了玉米收获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我国于2021年9月设立了北交所,主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自此形成了“沪、深、京”三足鼎立的资本市场格局。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交所的成立为新三板挂牌企业注入活力,弥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短板,提升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外宣翻译是塑造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要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地革新以往的工作方案,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从而能不断提高外宣翻译工作的效果,促进我国文化的良好传播,突出外宣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源于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的“技术意向性”与作为生态心理学关键概念的“环境可供性”,共同为新媒介研究揭开了一个重要面向,并不断深化与拓宽着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视野。这两种理论尽管诞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却共同关照了技术如何与人类社会交互共生的核心命题,不约而同地在认识论上超越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环境可供性以实证主义的方法回答了技术意向性的思辨提问,进而又在技术意向性的多元关系中挖掘自身理论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