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工具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新课题。本文顺应时势的需要,从研究美国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已取得的相关成果出发,结合我国一些学者的观点,对会计核算体系的确认、计量、披露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核算问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我国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以及修正传统会计理论和模式的缺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规范。 衍生金融工具属未来将要履行的合约,其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符合传统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原因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具有虚拟性,不是“出于过去事项”形成的,由此造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障碍,形式上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确认标准,但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看,由于衍生金融交易中“风险与报酬已经发生转移”,则不应只关注交易是否完成,因此,我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应从“结算时点”转移至“签约时点”,使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要素项目,进入表内确认和计量。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则应以“金融资产的转让方与其转让的资产彻底分离”以及“金融负债义务的履行方与其履行的金融负债义务彻底分离”作为终止确认“不再控制”或“不再承担义务”的附加条件。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使传统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最终应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但在现阶段,针对公允价值计量暂时无法解决无活跃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的问题,则应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共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方法,但需在信息披露环节将两者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分别予以反映。再次,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杠杆性特征,使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很大,那么,表内与表外结合客观真实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很有必要性,以有效地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以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例,衍生金融工具核算应设立独有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