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本文选取天津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及平台建设经验,剖析天津市监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其次,分析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并基于全过程管理构建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评价体系。最后,提出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模式的创新路径及动态监管平台设计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个方面:(1)梳理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土地监管方面的有益经验,总结上海、北京、云南、安徽等国内省市在土地整理储备及其监管过程中的探索实践,对天津市土地储备项目监管模式创新提供参考。(2)深入天津市土地整理中心等土地储备机构进行调研,剖析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体系的现状,厘清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监管工作在实践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3)宏观层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储备项目监管的内在逻辑要求,中观层面研判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微观层面探讨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风险防范管理亟待加强的内容。(4)建立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概念模型,进而从立项、规划、资金、实施、验收、后期管护等方面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给出针对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的方法。(5)从监管类型、监管强度、监管主体与客体、监管方式四个方面,研判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监管主体专门化与联动化、监管客体全程化与清晰化、监管机制参与化与透明化、监管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实时化、动态化“四位一体”的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监管模式完善路径。最后剖析基于全过程的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的重点及核心内容。(6)从新形势、新重心、新技术、新管理四方面分析土地整理储备项目监管平台设计的现实依据。其次,提出建立集项目前期调查、资金动态风险评估、整理储备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实施、项目验收情况于一体,涵盖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平台设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