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酮在帕金森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鱼藤酮帕金森病模型上进一步研究鱼藤酮致帕金森病的机制,是否存在蛋白酶体活性的变化、内质网应激以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核转位。方法:本试验通过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4周复制出帕金森病模型,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黑质区和海马区蛋白酶体活性。蛋白酶体活性通过其与荧光底物反应荧光强度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黑质区及海马区神经元是否存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核转位;采用RT-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内质网应激的标记产物xbp1基因的表达。结果:1.实验组黑质区蛋白酶体3种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的postacidic活性明显下降(p<0.05),chymotryptic和tryptic活性有极明显下降(p<0.01);海马区的postacidic活性无明显下降,chymotryptic和tryptic活性有极明显的下降(p<0.01);鱼藤酮处理前后黑质区和海马区3种活性下降程度比较,postacidic活性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chymotryptic和tryptic活性下降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本帕金森病模型中黑质区及海马区xbp1的表达的信号强度均比对照组强。3.本帕金森病模型中未发现明显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核转位。结论:1.鱼藤酮对大鼠的黑质区及海马区的蛋白酶体的活性均有损害,其中对黑质区的损害作用更明显。2.鱼藤酮可刺激黑质区和海马区神经元产生内质网应激。3.本实验未发现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核转位参与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工程索赔原则的阐述,指出了索赔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管理方法.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自从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的地位更显重要;最近中国的基本工资调升,农村发展和人民币的浮动政策等等,都在加速中国从“世界工厂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最后的边疆,大海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随着地球上人类的繁衍生息,陆地资源的消耗,向大海索取能源、食物和矿产,已成为今天人类生产活动的一
目的检测氧化损伤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随着氧化损伤作用时间的延长晶状体囊膜和晶状体纤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9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对施工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公路施工中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以更
目的:男性不育的发病率较高,精液体积作为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标常常被忽视。低雄激素水平的男性常伴精液量减少和不育,但低雄激素水平与精液体积减少的关系及机制未见报道。
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约有200万新增癌症患者,其中约50%~60%的患者最终发生骨转移。骨癌及癌细胞骨转移会造成病理性骨折、恶性高钙血症、骨髓浸润、脊髓和神经压迫等多种骨相关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多为良性肿瘤,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手术治疗目前仍是首选,术后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桥小脑角区部位深在,比邻脑干,解剖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全血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含量、脑组织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活性,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L-terahydropalmatine,L
抑郁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其终生患病率约为5.2%~19%。抑郁症共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糖尿病、物质成瘾等疾病的机会明显高于正常人;此外,抑郁症病人有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