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减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为辛伐他汀能在临床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动物研究证据。方法:6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共72只,采用随机方法分为4组,每组18只,依次为正常对照组(A组)、博来霉素组(B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C组)、辛伐他汀治疗组(D组)。B、C、D组予以切开皮肤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溶液(5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只行假手术后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天开始灌胃,A、B组使用生理盐水(10ml.kg-1.d-1),C组使用醋酸泼尼松混悬液(5mg.kg-1.d-1),D组使用辛伐他汀混悬液(10mg.kg-1.d-1)。于造模后的第7、14、28天,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手术切下双肺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肺组织MCP-1、IGF-I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MCP-1、IGF-I mRNA的表达。结果:①病理切片表明:博莱霉素能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形成。博来霉素组第7天取材以炎症反应为主,可见到少量肺成纤维细胞;第14天炎症与肺纤维化并存,可见炎症细胞较第7天有所减少,肺成纤维细胞较前增多;第28天可见大量的肺成纤维细胞,说明肺纤维化模型已形成。相对于B组,C、D组在各相应时间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改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C、D组两者疗效相近。②免疫组化、RT-PCR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在相同时间点行统计学比较: B组大鼠肺组织MCP-1表达明显高于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D组大鼠肺组织MCP-1含量明显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鼠肺组织MCP-1表达与D组接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肺组织IGF-I表达明显强于A组,其中14天时的表达最强(P=0.000);C组、D组大鼠肺组织IGF-I表达明显弱于B组,其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C组大鼠肺组织IGF-I表达与D组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MCP-1、IGF-I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起一定作用,可能与其早期诱导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2.辛伐他汀能够减轻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进展中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肺组织内MCP-1、IGF-I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