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但猪肉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既有消费者难以觉察到的有害重金属和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又有严重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如何加快优质猪肉生产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学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猪肉质量状况是优质猪肉供应链合作伙伴质量安全行为及其协调的结果。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作为优质猪肉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既要在屠宰加工环节中保障猪肉半成品及产品的质量安全,又要对上游养猪场户和下游超市的质量安全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其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实施状况对保证猪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猪肉质量安全行为形成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重点从基础理论、现状、形成机制、实施意愿和对策建议等5方面,研究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质量安全行为。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在概述优质猪肉、优质猪肉供应链以及核心企业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概念、内涵、内容与表现。研究表明: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是以认知为基础,以优质猪肉供应链中与猪肉质量安全有关的一切行为主体为作用对象,以较强的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为前提,以提高优质猪肉供应链竞争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为动因,以协调为行为的目标态,所实施的质量安全标准及方针制定、质量安全控制及改进等一切事前、事中、事后质量安全行为的总称。核心企业质量安全认知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现实依据。本文利用来自山东等9省份的52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法从事前、事中和事后3方面分析了核心企业关于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行为。研究表明:受访核心企业对质量安全有着良好的认知,其质量安全行为在质量标准与制度制定、投入品质量控制、合作伙伴合作、偏差识别与纠正等4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监管、生猪屠宰加工和责任承担等4方面存在不足。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形成机制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论述了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形成受自身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是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和演进机制等五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行为优化→猪肉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竞争优势提高→个体利益提高→行为优化的动力提高→行为进一步优化”的良性循环。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实施意愿分析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内容。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Logit二元选择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良好质量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受3个中间变量的直接影响,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主观规范次之,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程度最小;核心企业良好质量行为的实施意愿受企业基本特征、目标实现、外界压力和资源条件等4类15个因素的间接影响,具体地,基本特征中员工素质的影响程度最大;目标实现中提升经济利益、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企业信誉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外界压力中消费者的影响程度最大;资源条件中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程度较大。改善核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分别从核心企业自身、政府和市场3方面提出了优化核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核心企业应加强学习与自律,优化自身质量安全行为;政府应发挥监管与引导作用,促进与保障核心企业实施良好质量安全行为;政府还应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