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评价了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选择30例风心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还原型谷胱甘肽组(G组)、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G组和E组用0.9﹪盐水50ml分别加入谷胱甘肽30mg·kg-1或依达拉奉1mg·kg-1,切皮前泵入一半,余下一半开主动脉前5分钟加入体外循环机器中。C组用同样体积0.9﹪盐水同样方法加入。于切皮前(T0)、阻断主动脉30分钟(T1)、开放主动脉1小时(T2)、术后4小时(T3)、术后24小时(T4)抽血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血浆ICAM-1的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法测丙二醛(MDA)的含量,用自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cTnI含量。   研究结论:氧自由基在心肌再灌注早期产生最多,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依达拉奉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可以抑制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体外循环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再灌注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依达拉奉具有相同的氧自由基清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累积高血压暴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联。  方法:研究对象由年龄≥60岁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开滦卒中队列中1505人
近二十余年来,随着辅助生育技术(ART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对自身生殖过程的认识有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分子遗传学技术与辅助生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一项产前诊
本文通过在学校收集ODD患儿34名和正常对照组34名,所有患儿均符合DSM-Ⅳ中ODD诊断标准。对所有入组的儿童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s父母问卷(PSQ)、家庭环境量表
目的:TIPE2能够抑制炎症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且TIPE2过表达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多态性慢性疾病,我们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滑膜成纤
目的:  通过比较ADHD患儿、ASD患儿以及正常儿童的P300差异,寻求P300在ADHD及ASD患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1.使用MEB-9200K肌电诱发电位仪对各组受试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