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中重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来源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探索最佳色谱条件,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药效成分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探索从银杏叶中提取分离药效成分的实验工艺,分别确定提取、浓缩、沉降、离心、柱层析、精制、干燥等最佳工艺参数.比较几种纯化富集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方法的分离效果及其规律,以探索高银杏黄酮含量和高银杏内酯含量银杏叶提取物的实验工艺.利用制备HPLC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银杏酸类化合物,然后结合UV、NMR、MS等方法加以验证.探索去除银杏酸类化合物的实验工艺.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氧化、羟甲基化反应,在炭黑表面引入羟甲基,并与乙酰丙酮合锰(Ⅲ)组成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炭黑表面进行接枝聚合.接枝到炭黑表面的聚丙烯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
该文在模拟蛋白质在固体表面吸附时采用刚体模型,将蛋白质的肽平面和侧链看成独立的刚体,即肽平面和侧链内部原子之间不发生作用,彼此相对位置在模拟过程中也不发生改变.而且
该文首先讨论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铰(CHPTMA)和失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按(GTA)的制备.GTA作为淀粉的阳离子醚化剂,是一种极性物质,易溶于水,必须在极性溶剂中或在非极性溶剂
  选取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种(俗称珍珠龙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
会议
  2015年2-4月,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规格分别为(27.4±0.8)、(276.5±17.3)、(575.4±18.8)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鞍
会议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率高,在老年和儿童中死亡率很高,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的流感死亡病例报道,流感对世界公共卫生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2009年世界范围内
  珍珠龙胆石斑鱼是由龙趸(鞍带石斑鱼)作父本、老虎斑(棕点石斑鱼)作母本杂交的新品种,2010年开始规模化养殖.最初的养殖模式是参照老虎斑的水泥池流水养殖(小型工厂化),2
会议
  石斑鱼是典型的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鱼类,首次性成熟时为雌性,经过一年或多年产卵后,部分雌鱼发生性反转为雄鱼。其独特的生殖特点造成石斑鱼群体中雄鱼数量少,雌雄发育不同步
会议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工艺.它因为具备许多优点,已经在食品工业、香料工业、医药工业、环保工业等行业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也已得到了较为广
该工作研究了TS-1催化的环己酮肟化反应,考察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反应物过氧化氢的加入方式等对环己酮的转化率和环己酮肟的选择性的影响,选择了肟化反应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