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制降低了经理人的激励效率吗?——基于迎合效应的薪酬结构模型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献整齐划一的对薪酬管制持否定态度,但放松管制带来的“业绩降、薪酬涨”等一系列实践却否定了管制无效的观点。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认为有效市场下薪酬研究不能无偏的复制到无效市场中。薪酬管制是我国市场低效率和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殊身份下的现实选择,而市场低效率集中体现在投资者非理性。本文基于迎合效应的薪酬结构模型分析,将在职消费纳入薪酬契约中,探讨了薪酬管制是否降低了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激励效率。模型推导结果显示:(1)薪酬管制并没有如现有文献所诟病的那样降低了经理人的激励效率,在制度创新尚未成熟前,在职消费与限制性股票的契约组合反而成为经理人自我激励的方法。(2)经理人的风险偏好程度会对经理人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证实模型推导的结论,本文以2007-2009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是真实存在的;(2)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薪酬管制能够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3)非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过度风险偏好与过度风险规避都将导致企业价值的毁损,经理人风险中性的投资决策将是最优的,而基于特殊使命和背景的国有企业并非如此。
其他文献
针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借鉴单一风险投资家与单一创业企业家的委托代理理论,将其扩展至多重风险投资家与单一创业企业家的联合风险投资问题,在考虑满足创业企业家激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薪酬又是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并且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够吸引、激
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ICM)的资金配置是企业集团各种资源配置的核心,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更有信息优势、优胜者选择权、剩余控制权的有效监督和共同保险,因此基于内部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