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ICM)的资金配置是企业集团各种资源配置的核心,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更有信息优势、优胜者选择权、剩余控制权的有效监督和共同保险,因此基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的多元化战略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价值。那么,分部之间的业务相关性强弱假设会影响多元化企业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吗?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影响的机理如何?
本文首先构建数理模型,引入信息租金因素,分析多元化业务相关性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随后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模型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分部经理利用私人信息攫取信息租金,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2)国企集团内业务相关性的增加有利于总部收益的增加,不过适当非相关多元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3)国企总部为风险中性时,总部收益最大。文章也论述了国有企业集团业务集中战略政策的合理性。
本文提出两条重要政策建议:(1)在提倡国企集团加强主业整合的情况下,应注意到业务相关性增加提高国企总部收益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当业务相关性程度超出这个范围时,则会适得其反,由于不能有效分散风险等因素造成效率的折损;(2)对国企集团的非相关多元化不能盲目否认,要求国企实施相关多元化只是现有体制下的权宜之计。政府应转换国有企业治理思路,加速推进改制的国有企业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转变,明晰和强化国有企业自身的市场意识,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程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