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型抗浮锚杆的现场测试与数值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技术的不断应用,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抗浮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沿海城市尤为明显,因此解决抗浮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工程所采用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压载加固、抗浮桩、抗浮锚杆,其中抗浮锚杆具有良好的地层适应性,易于施工,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由于其单向受力特点,抗拔力及预应力易于控制,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协调,减少结构造价,在许多条件下优于其它加固措施。拉力型锚杆是现阶段岩土工程中普遍使用的锚杆形式,它通过钢绞线与锚固段砂浆体间的粘结力来传递荷载,与压力型、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拉压分散型相比由于其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相对成熟,拉力型锚杆仍是现阶段工程中主要的锚杆使用形式。本文简单回顾了抗浮锚杆在国内外结构抗浮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抗浮锚杆受力及变形情况,并对破坏状态进行了阐述。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对某地下室拉力型抗浮锚杆的位移和内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拉力型锚杆轴力传递是由上而下传递,轴力逐渐减小,应力集中在端部,当外力施加达到一定荷载时端部首先发生破坏,而随深度加深轴力大幅度减小,这表明锚杆受外力作用有一个有效长度,而不是锚杆越长抗拔力越大;群锚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目前工程界对其关注程度不够,使得抗浮锚杆的设计缺乏可靠的依据,本次试验的成果可以为今后抗浮锚杆的设计提供参考。预应力抗浮锚杆在张拉锁定后,预应力损失呈现一定的规律。通过对拉力型抗浮锚杆现场试验研究,揭示了这种类型抗浮锚杆的特点,一方面试验成果可以为今后拉力型抗浮锚杆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拉力型抗浮锚杆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些重要的建议与参考。
其他文献
“数学学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课堂提问和发言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示成果、树立自信,是思维碰撞的重要方式;教师
目的医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在中医儿科学应用效果的研究。方法将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本科中医专业学生9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选用医学生模拟标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内部控制的产生,而它又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内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
【摘要】物理学科有许多繁杂的公式、理论和实验,学生理解和操作起来的难度很大。课堂上老师主要是对物理公式的理论来源进行讲解和推理,让学生明白该公式定理的使用方法和推理过程,然后再以例题的形式将公式定理的运用融入其中。在此,基于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来进行阐述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探究更优化的学习和解题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解题能力 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的学
1999年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后,高等学校开始大面积扩招,碰到的首要问题是后勤保障能力的不足。相对落后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速度难以匹配,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