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和基底对三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渗透膜过程是一种以渗透压差为驱动力的新颖的膜过程。它具有低能耗、高水回收率、环境污染少、膜污染较轻和过程易于实现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正渗透在水处理、食品加工、药物控制释放、开发电力和紧急水袋等方面获得了应用。虽然正渗透过程表现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正渗透过程目前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应用,主要原因是正渗透过程中实际通量要远小于理论预期通量。这种现象是由浓差极化造成的。为此本文希望以三醋酸纤维素作为膜材料,采用相转化及复配添加剂的方法制备出高通量的正渗透膜。首先本文考察了基底如普通无纺布、40#无纺布、300目筛网对正渗透膜性能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使用玻璃为基底具有最好的效果。为了找到可以用来复配的添加剂单体,本文接着对大量的添加剂进行了考察,如乙酸、ZnCl2、乳酸、顺丁烯二酸、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乙二醇400和甲醇等,并尝试对它们的作用原理进行了解释,从中筛选出了乙酸、ZnCl2、乳酸和顺丁烯二酸作为复配的添加剂的单体。此外还确定了乙酸、ZnCl2、乳酸和顺丁烯二酸作为添加剂时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10 wt%、8.75 wt%、7 wt%(?)5.25wt%,以及对最佳加入量时制备的膜的形貌性质进行了表征。然后本文进行了添加剂复配的研究,将乙酸和乳酸、乙酸和顺丁烯二酸、ZnCl2和乳酸以及ZnCl2和顺丁烯二酸复配成复合添加剂,尝试解释了作用原理,并确定了最佳的复配种类为乙酸和乳酸复配以及最佳加入量为乙酸7.5 wt%乳酸5.25 wt%,即最佳的制膜条件。在该制膜条件下所制得的三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通量为7.16 L/(m2·h),截留率为95.55%。最后本文研究了正渗透膜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如正渗透膜的朝向和汲取液的浓度等对正渗透膜性能的影响,解释了实验结果,发现采用活性层朝向原料液侧的膜朝向以及汲取液的浓度为葡萄糖4 mol/L时较适宜。
其他文献
<正>如果没有任何理论和方法,那是通俗教育。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仅供大家分析。年初在伦敦有2-3个展出,他们把提香的《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和《奥林匹亚》放在一起。点
<正>奥地利历史研究所,我在网上搜到这张照片很珍贵的,是1892年,这个历史研究所传统一直在20世纪延续下来,艾特尔贝格尔上任以后,物色到了当时的艺术鉴定家陶辛,西克尔任命为
数学的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古筝演奏技法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在曹正先生等一批古筝前辈的引导下,历经几代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如今繁荣的现代古筝演奏技法体系。本文通
本文主要以古筝曲《高山流水》的艺术赏鉴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山流水》的内容与艺术价值为依据,从古筝曲《高山流水》的艺术特色、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审美情境两个
本稿件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课《开辟新航路》的内容,教师从具体教情、学情出发,设计了四个环节和四个主题,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分析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升归纳、
<正> 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爆炸性增长的信息需要有先进的处理手段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处理与传播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九十年代信息产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
与学生讨论早饭及食物成分,激活学生生活背景,引入话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猜测单词,并在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词汇用法的掌握;谈论有关食物的谚语,激活学生思维。要求学
结合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头与储能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抽水蓄能机组出力的最高、最低限制,确定了机组最优的发电出力投标;在能够预测批发电力市场出清价格的基础上,构建了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