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新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崛起,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成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对农村党建来说也是如此。在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把党的建设规律与“两新”组织的发展运作规律相结合,准确把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在“两新”组织中的实现方式,构建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体系和格局,是党建理论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收集“两新”组织党建方面文献资料后,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内涵、基本原则、意义等进行研究,分析上海、北京、昆山等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失,总结出两新组织党建的概念内涵,并试图探求影响两新组织党建的因素。山东省寿光市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现状,以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活动覆盖、工作覆盖,扩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以产业链上建支部为突破口,深化“产业建支部”工作,以产业支部+农户党员为基本形式,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发挥产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体系。寿光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做法,既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也拓宽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有效结合。本文结合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运用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对“产业链上建支部”的做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问题和案例,讨论寿光市产业党建路径选择的经验得失,对寿光市“两新”党建工作的动因、做法和效果、启示等进行了总结与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