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f2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新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崛起,各种新社会组织也在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成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对农村党建来说也是如此。在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把党的建设规律与“两新”组织的发展运作规律相结合,准确把握“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在“两新”组织中的实现方式,构建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体系和格局,是党建理论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收集“两新”组织党建方面文献资料后,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内涵、基本原则、意义等进行研究,分析上海、北京、昆山等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失,总结出两新组织党建的概念内涵,并试图探求影响两新组织党建的因素。山东省寿光市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现状,以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活动覆盖、工作覆盖,扩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以产业链上建支部为突破口,深化“产业建支部”工作,以产业支部+农户党员为基本形式,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发挥产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体系。寿光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做法,既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也拓宽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有效结合。本文结合寿光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运用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对“产业链上建支部”的做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问题和案例,讨论寿光市产业党建路径选择的经验得失,对寿光市“两新”党建工作的动因、做法和效果、启示等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其他文献
建国初期,西南局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跟上全国革命运动的步伐,在广大西南地区相继开展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革命运动。然而在西南地区完成土地改革的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与传统背景下,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上承受着比男生更为复杂的心态与压力,加上女生所特有的细腻与受暗示性相对强的特点,造成了她们在自我评价方面
共青团工作历来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们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地位、职能以及功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面临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原有认识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同腐败做斗争的长期、持久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高度重视腐败问题,主要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完全违背了中国共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中的水害问题不仅会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煤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得到人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