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共西南局对“丰斯云思想”讨论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西南局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跟上全国革命运动的步伐,在广大西南地区相继开展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革命运动。然而在西南地区完成土地改革的部分乡村中普遍出现了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松劲”、“换班”思想,这种思想被称为“丰斯云思想”。所谓“丰斯云思想”是以-个叫丰斯云的乡村干部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思想,是指土改后,农民和乡村基层干部产生的一种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倾向的“松劲”、“换班”思想。本文从“丰斯云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出发,根据研究目标和分析视角,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西南局对“丰斯云思想”的认识及对“丰斯云思想”讨论的引导,另一条是西南局对这次讨论的政治口标。本文在贯穿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阐述了建国初期在西南局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以《新华日报》、《川北日报》等西南地区的各大报纸为载体对“丰斯云思想”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一场讨论。本文除引言外,包括结语部分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字面上了解“丰斯云思想”是一种怎样的思想,并从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深刻剖析“丰斯云思想”的含义,对本文的重要概念做全面的理解,为整篇论文研究“丰斯云思想”做好准备前提。第二部分,“丰斯云思想”出现以后,西南局对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了深层的认识。由于“丰斯云思想”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造成极负面的影响,西南局对这种思想采取了宣传方面和行政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西南局对“丰斯云思想”的讨论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与引导。在讨论的发起阶段,西南局对其讨论内容作了安排。在讨论的推进阶段,有来信表示讨论仅限于乡村干部和少数农民中间,并未引起县区干部的广泛注意,因此西南局对讨论内容方向及时进行了调整,使整个讨论更加全面。经过两个阶段的讨论开展,讨论很快收到了成效,但是鉴于国内形势和革命前途的考虑,西南局认为有必要引导讨论继续开展下去。第四部分,建国初期西南局的政治任务是十分重大的,开展“丰斯云思想”的重要原因也是西南局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在“丰斯云思想”讨论中西南局逐渐实现了巩固农村基层政权、获取农民的政治认同的目标,同时也为实现基层民主建政、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第五部分,经过两个月的“丰斯云思想”讨论,讨论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的重大成效。同时讨论也收到了最直接的成效,即基层干部自身思想得到转变,普通民众精神面貌也得到了高涨。西南局从“丰斯云思想”讨论中也得出了一些启示。结语部分,分析了本次讨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即广大农民群众参与讨论的薄弱、“丰斯云思想”在1952年出现反复的原因及农民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初期西南局对“丰斯云思想”的讨论再次印证了毛泽东的“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句话的重要性,使我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农民是一项长久性的、严重的政治任务,这项任务什么时候都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社会大转型时期,获取农民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农民中的诸多问题,如何引导教育农民思想,获取他们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一项值得学术界探讨的课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传统的物质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养老需求,"文化养老"成为新形势下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更是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目前,对以人为本问题的研究正处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用单一颜色的线条或明暗描绘对象的外形、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和质感。素描主要包括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两大类。设计素描是以设计艺术活动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