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及其潜力与前景的一个重要标志。众所周知,培养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博士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认为,唯有对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我国博士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U/H大学为个案,探讨了影响该校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理论对培养质量问题进行阐释,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改善博士生的培养现状,最终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本文对U/H大学的博士质量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44名师生及研究生管理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本文基于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和问卷数据归纳出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努力、意志、态度、兴趣、动机、能力、培养制度、保障与服务支持系统及师资力量。进而以“以学术为志业”的献身精神概括了努力、意志等内部因素,以“以人为本”的外在制度环境概括了培养制度等外部因素。按照质的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本文自下而上构建了一个“契合理论”:保证或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博士生内在的“以学术为志业”的献身精神与外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保持高度的契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①培育“以学术为志业”的献身精神。②优化外部制度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博士培养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