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2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在我国一直是受到保护和关照的对象,无论是刑法还是其他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的处遇方式存在诸多宽宥性的规定。大量不法分子却对此加以利用,将未成年人作为自己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这样一来,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还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刑法规定了大量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形,将未成年犯评价为容易遭受利用的一方,从而为其轻刑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刑法还对教唆、欺骗、引诱、强迫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年人进行从重处理,以确保法益侵害结果能够有人来承担。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立法规定的缘起。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的刑事政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规定,具体表现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等。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颁布本是出于未成年人利益原则的考虑,从而保障未成年犯的实体法与程序法上的权利。但是,很多成年人发现了其中的处罚漏洞,通过利用未成年人进行犯罪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由于未成年人不处罚或从轻处罚,当他们再次回到社会时,利用人便可以再次组织这些人周而复始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我国刑法又进一步对利用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规制,在对被利用一方的未成年人从轻处理的同时,对其背后的利用方进行从重处罚,从而实现了责任的合理分配。第二部分主要就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基础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可以从责任自负原则的角度为利用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教义学支撑。绝对的责任自负原理已无法适用当前的刑法理论,有些行为并非本人实施,但也应当对其负责,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单位犯罪中的单罚制和共同犯罪中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从表面上看都是对罪责自负原则的违背,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二者都只是对绝对的“罪责自负原则”的扩容,是刑法应对社会风险的一种立法方向,这样一来,单位员工分担了单位的罪责,共犯人也因其对正犯行为的加功而承担一部分正犯的罪责,这并不违反罪责自负原则。与之类似的,在被利用的未成年人与利用方的成年人之间,由于利用方对犯罪共同体的支配作用,让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不违反罪责自负原则,甚至可以起到更好的社会效果,从而为利用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一条合理的教义学解释路径。第三部分则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未来走向进行解读,一方面是进一步减轻未成年犯的刑事责任,增加非刑罚的处遇措施和轻缓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还应当进一步明确相关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在对于故意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进行规制之外,还应当加入对帮助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此外,监护人的刑事责任也有待明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猪鼻支原体抗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猪鼻支原体抗原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检测细胞凋亡;TUNEL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猪鼻支原体抗
传统的号型划分方法不能很好反映人体表面形状的特点,无法很好地满足头盔等适配性要求较高的产品设计需要。三维人体数据携带丰富的人体表面形状信息,采用三维人体数据建立的号型系统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以447个人头样本为例,提出基于块划分的形状差异描述方式,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基于块距离的矢量形式下的人头样本进行形状分组,并与最新国军标推荐的采用头宽长指数、头高长指数作为关键参数进行头型划分的结果
目的探讨联合微信群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T2DM患者,男性30例,女性23例,应用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
目的 研究分析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对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5例痤疮后增生性瘢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