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世界经济发展强国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成员,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伙伴。一直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其国内的经济变革措施备受关注。安倍政府执政以后,针对日本现有的经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提升消费税税率就是其改革措施之一。日本消费税从1989年引入,共经历了3次改革经历,每次改革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其不同的改革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倍政府消费税改革以前的改革措施,通过研究消费税的引入和1997年消费税改革可以发现,日本消费税的每一次改革都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必须进行的,同时也可以得出日本消费税的改革虽然在不同的时段进行,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1997年以后,消费税改革进入了停滞期,但这一期间对消费税的讨论却没有停止。到了2014年安倍政府上台以后,开始实行了新的两轮消费税税率调整措施。在2014年成功上调消费税税率以后,由于国内的反对声音强烈,第二次上调消费税率被一再推迟,最终决定于2019年10月开始实行。近年来,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老龄化”问题使日本社保的收支难以为继,给政府财政收支带来了沉重负担。同时,日本财政收支上难以解决的高负债问题,更使得社保支出无法再过多依靠负债运转,上调消费税税率已是势在必行的改革之策。其次文章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日本几次税改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利用模型对日本消费税改革的实际经济效果进行验证。通过建模分析验证了定性分析结论,同时得出结论认为:日本消费税税率上调,使短期内经济波动程度变大,虽然对经济可以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压力,但是从长期上来说,消费税改革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改革作用的寿命也不是很长。因此,如果需要消费税税率上调的效果长期有用,则需要不断的进行消费税改革。但反复上调消费税率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且根据税收理论认为,过重的税收负担对税收和经济增长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如果日本政府需要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则还需另寻其他有效的措施。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日本消费税改革的得失,与中国消费税的实际情况效果对比,总结了日本消费税改革对中国消费税改革的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