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在我国沿边地区建立的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是我国实现沿边开放的途径之一。自1992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并从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加快沿边开放、促进沿边经济发展、改善沿边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沿边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西藏自治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升高,为进一步加大沿边开放力度,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实行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中央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南亚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为边境口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更是为西藏发展沿边开放型经济提供重要机遇。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建立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充对外贸易形式,以加快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兴边富民为目的,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能力,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提高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所在地吉隆县的综合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指明建设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所具备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政策优势以及社会环境,并得出通过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将有效提升吉隆的资源禀赋情况,加快吉隆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吉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次通过对比吉隆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后的发展变化,突出“一带一路”对吉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外部效应,在此基础上交代当前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平台建设情况,并结合吉隆的综合环境及发展现状指出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支撑、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队伍薄弱等问题。最后指出建设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时应遵守的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确定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得出建设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应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扶持、扩充人才培养、强调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重点着手的具体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