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在深入分析渗透、劈裂和压密三个注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后压浆施工地层的压浆综合模型,探讨后压浆施工的理想地层;从分析钻孔灌注桩桩后压浆技术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作用机理入手,把后压浆理论模型、补强机理和设计经验结合起来,探讨后压浆主要参数的设计规范;综合分析后压浆施工中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尤其是承载力的影响,探讨建立后压浆的施工规范,以减少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提高后压浆施工水平.这对提高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结论如下:1、后压浆施工中浆液与岩土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渗透、劈裂和压密三种理论模型联合作用的结果.但在后压浆工艺参数设计中,往往以压密、渗透和劈裂三种理论模型中的一种为主.2、后压浆工艺的施工地层,可在设计桩长的范围内寻找渗透系数较大,且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的地层作为后压浆施工地层,选择桩底或桩侧压浆,并根据该地层的注浆模型计算后压浆工艺参数.后压浆工艺较理想的地层主要是碎石类土、砂类土和碎块状的强风化基岩.3、后压浆工艺参数的设计依据:(1)浆液扩散半径r值可以按对应的注浆模型中的相关公式进行估算.当地质条件较复杂或计算参数不易选择时,可通过现场注浆试验来确定.(2)最大注浆压力值宜通过现场注浆试验来确定.现场注浆压力依库仑—摩尔破坏准则计算.一般压浆管入口压力控制在1-3MPa,压浆稳压时间控制在3-5min.(3)当所要求的桩端承载力确定之后,以桩端持力层的单位面积承载力计算出所要求的注浆体的直径,结合浆液扩散半径,参考地层孔隙率等参数,得出设计压浆量(单根桩)计算公式:Q=K·[V+0.785D<2>hψk](4)砂性土类水灰比取0.6左右,粘性土类水灰比取0.8-0.9为宜.对于有地下水活动的卵石层水灰比不但要低,而且还要加适量添加剂.4、后压浆施工工艺问题:(1)注浆时间应以成桩后十天左右最佳;(2)采取在灌注混凝土前从导管内向孔内投入一定量的碎石的办法,以解决开始注浆是浆液流量极小的问题.(3)终止压浆的条件.5、实践证明,在卵砾石层实施后压浆工艺,可使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同比提高50-100%.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数字图像在质量、大小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用有限的空间和带宽资源存储和传递大幅图像,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得到不同分辨率或
电力建设过程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首要保证,需要多方面积极配合与努力,包括建立健全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以及制定
本课题结合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借助GIS、MIS、OA、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管理和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数据来源、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
  本文对四川石棉矿和甘肃阿克塞石棉矿所产纤蛇纹石石棉进行了纳米化处理、酸浸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了纤维状的纳米氧化硅,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
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2-D分析模型,对单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桩—土—褥垫层—承台协调变形、共同工作的机制
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机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机电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安全,而且还影响到了
电阻率成像技术作为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考古、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文和环境等领域的浅部到深部探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地表电阻率成像技术相比,井间电阻率成像由于
本论文在作者多年从事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目标评价和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发展和完善了"富油气凹陷"油气勘探理论,总结了不同类型斜坡带砂砾岩体岩
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配售电业务纵深推进,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己经成为电网公司的中心工作,直接影响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电力客户服务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即为客户的满意度,因
随着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讲,需要高度重视员工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目前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为了进一步突出文化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