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校)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以J市西藏中学为个案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日益受到学校管理者重视,已经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生态理念具有普适性,它可以从自然生态延伸到人类生态,适用于学校文化研究。内地西藏班(校)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两部分,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作为生态主体,与他们相对应的是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内地西藏班(校)学校文化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划分为校外生态环境和校内生态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被包含在校内生态环境中,形成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良好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对师生的身心起着激励与滋养的作用,有助于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而恶劣的学校文化生态环境,会压制人潜能的自由生长,背离教育本质,导致不良教育后果。  本研究以J市西藏中学为个案,采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运用文献法掌握了丰富的文献资料,通过观察法、访谈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内地西藏班(校)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文化与学校特殊个性契合度不高,学生对学校文化的内化程度不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重视不足。基于对相关文献及理论的掌握,以及在实际调研中的思考,认为内地西藏班(校)学校文化建设应以管理者为建设主体,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建议管理者考虑到内地西藏班(校)的特殊性,寓学校个性于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时注重整体性与和谐性;从完善学校文化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着手,提高学生自觉内化学校文化意识;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一种人际关系,以师生间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为桥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职业竞争的加剧,公务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支配者和管理者,他们的心理资本与职业成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
期刊
学位
本研究以南昌市六个社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了解城市居民社区感现状,并据此设计和实施社区感综合干预方案,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感。从行动研究视角,参照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方法对
在新时期下,我国政府为了提高管理效能,更好的为民众服好务,多次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但即便如此,领导力不佳、公信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了政府组织的变革型领导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