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外作业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级阶段是汉语学习者的入门阶段,其学习效果关乎整个汉语学习过程。为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课堂教学固然重要,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容忽视。课外作业是教师布置的,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巩固、转化、吸收和有效输出课堂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关于对外汉语课外作业的研究较少,为了解决课外作业布置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本次研究立足于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对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外作业的实施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文献综述法首先对课外作业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有关初级阶段课外作业的先前研究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最后通过查阅大纲内容,概括介绍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特点。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外作业在作业量、难易程度、类型、内容和批改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外作业的作业量大、以课本练习题为主和作业内容脱离实际等情况。根据课外作业以课本练习为主的调查结果,选取了《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第二册上)、《发展汉语》基础综合(Ⅰ、Ⅱ)、《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下)、《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四套教材,以教材中的练习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练习题的题型进行了整理,其次对课本练习题作为课外作业时显露出的题量大、缺乏针对性、内容机械简单、脱离生活实际和任务型练习题缺乏指导性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整理,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结合教材练习题分析结果,本研究把《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第二册上)中第一课作为示例,先是根据本课教学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要点,对课本练习题的重现强化情况和题型设置进行了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两章的内容,对本课进行了课外作业设计。在研究的最后阐述了本次研究的思路,并进行了反思,对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概述。本次研究是对初级阶段课外作业设计研究的初步探索,为有效发挥课外作业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还需要大量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下不断深入和完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今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外作业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将符号理论与彩陶线条纹饰做结合,从特殊的角度,通过彩陶线条纹饰的符号研究,试图建立一个彩陶线条符号的科学分类,使人们对彩陶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正>辉煌的成绩已载入史册,承载着"工业富省"重任的云南工业园区,又面临着新的挑战。201 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施园区升级工程,提高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10个
“死亡”委婉语可以说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又最为常见的现象。它既是语言现象 ,又是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特征、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以及发展变化等五个方面
林译《浮生六记》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 ,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至今仍可资借鉴。
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 ,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 ,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 ,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 ,语言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律动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下,教师逐渐对律动教学提高了重视程度,并被广泛运用到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和序列具有普遍性特征 ,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差异 ,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的选择和请求修饰语的使用不尽相同 ,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从跨文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小升初的过渡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要求较低,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否适应这些挑战,顺利完成
作为汉语虚词中的一个重要词类,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使用频繁,应用范围广泛,用法丰富且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了了解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土地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何在土地规划活动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因素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理论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