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视角评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显其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外宣过程中,译者承担着将向世界宣传中国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的重任。但是有些译者的文言文翻译水平不尽人意,这直接制约了他们具体的翻译活动。翻译美学理论和中国典籍的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意在用翻译美学理论来分析一部由林语堂翻译的中国典籍作品——《浮生六记》中的审美表现。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中所体现的美学表现的分析,作者将对林语堂如何展现原文美和典型中国文化,以及从翻译美学角度如何对《浮生六记》进行具体的翻译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本文将对中国典籍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意在引起人们对提高译者翻译典籍作品的能力的重视,和对中国文化外宣的思考。
其他文献
夸张是修辞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辞格,也是文艺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笔法。但是,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真实,因此必须运用得当。本文根据修辞上夸张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存在文艺创作中运用夸张时应注意的问题。  夸张也叫夸饰、铺张,它是用特殊的方式突出被一般掩盖着的特质,用异常的艺术手段从常态中生发出不寻常的效果,是对事物的一种夸大的描写。即我们在表达时,有时“重存主观情意的畅发
近几十年,随着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都已不满足于只局限在本学科内的发展,他们希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来丰富并拓宽自己学科研
教学是一个过程。备课作为这一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而显示出其重要在的作用。备课时的主要矛盾既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两对矛盾,才能备好
期刊
文物所承载的不仅是古代文明,更是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文博文本是人们了解文物的重要工具。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统计,目前我国有各个级别的博物馆5136座,博物馆行业的蓬勃发展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体现,同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大量的外国参观者,此时,文博文本便成为一种文化桥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博物馆是一个大学校,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好和利用好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文物,
学位
本文试图对美国优秀硕士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出现的转述语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中作者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系统功能语法及转述语相关理论为理论框架,旨在探求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