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场馆及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健身的体育场地资源紧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依托高校现有体育场馆承办大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项目,开设体育培训班,体育俱乐部,让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提供体育锻炼场地,让高校体育场馆为国民体育振兴所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现在和将来很长时期内的大趋势。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及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其既不影响教学,又能最大限度地为人民大众服务,是个值得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成都八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现状进行研究,为成都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发展、经营管理提出了意见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成都八所高校体育场馆在功能上已经不再是仅仅单一服务于本校体育教学,而是普遍转变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与服务于社会大众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高校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社会群众的配合与理解,特别是高校本身硬环境与软环境的自我蜕变、完善、改革、创新和发展是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对外开放的共同因素。从成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整体情况看,仍未全面落实中央及省级政府有关体育馆满足群众体育需要的一系列要求和政策法规。各高校仍有不少场地、器材常常处于闲置状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育场馆利用率低、经营方式落后、管理不到位。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合理安排场馆开放的时间,以正确处理教学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拓展对外开放渠道,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培养、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实现开放过程中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加大对高校体育场馆投入力度;创新适宜恰当的消费环境;强化宣传、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等各个方面。期望这些切合实际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具体建议,能为四川成都地区及我国其他地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打开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