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肺方对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血清皮质酮及肺组织中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现代医学心理学应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结合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复制慢性应激性哮喘大鼠模型,对慢性应激性哮喘大鼠用疏肝理肺方进行干预,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及肺组织TGF-β1/Smad3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疏肝理肺方对慢性应激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在正常环境下饲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应激哮喘组、地塞米松组、疏肝理肺组。采用卵蛋白皮下注射致敏、气道吸入刺激气道上皮激发,并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以复合方法复制慢性应激性哮喘,第15天开始,地塞米松组及疏肝理肺组每天分别以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方灌胃。持续复合刺激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取左侧肺组织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定位及半定量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情况;右肺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LISA检测发现应激哮喘组血清皮质酮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地塞米松组和疏肝理肺组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应激哮喘组大鼠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充斥大量炎症细胞、粘膜层肿胀充血、皱折增多,大鼠支气管壁面积和气道平滑肌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与应激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及疏肝理肺组上述炎症症状明显减轻,支气管壁面积和气道平滑肌面积厚度明显减小(P<0.05);免疫组化显示,TGF-β1及Smad3的蛋白主要表达在气道上皮、平滑肌及炎症细胞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组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较应激哮喘组显著降低(P<0.05);RT-PCR检测发现,应激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应激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组TGF-β1及Smad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疏肝理肺方具有改善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同时减少TGF-β1及Smad3的表达而实现。
其他文献
贾平凹小说《山本》将秦岭地区的人事世界与动植物世界紧密结合,在"秦岭即中国"的写作自信中,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又自然的生态文化圈。其中生命的起起落落和神秘巫术,折射出丰
目的:通过观察糖脉通方对糖尿病早期下肢血管病变防治作用以及临床综合干预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
本文将实验和软件相结合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直观地验证了引入负反馈后电路性能的改善。将实验、软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能够把抽象的理论感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
目的:通过观察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证实该术式对嵌顿痔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嵌顿痔患者60例,按其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经SP
目的:1.建立体外混合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模型;2.观察压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3.观察压力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递质的影响并探讨灯盏细
采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隧道洞口段桥隧相连复杂结构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围岩、隧道衬砌以及桥台的相互作用,根据动力有限元的特点建立简化计算模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芪连扶正胶囊对H22肝癌腹水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探究芪连扶正胶囊抑制H22肝癌腹水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并结合对组方的分析,探究芪连扶正
台湾地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公务员惩戒制度发端于大陆时期。经过前期的不断徘徊探索直到制度的基本确立,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台湾地区公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养阴法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大鼠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 F-ERG)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utilfocal-Electroretinogram,
根据国内外建筑调适发展历程,对国内绿色建筑标准、国外LEED等标准中对调适相关内容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今后建筑调适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目前国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