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现代医学心理学应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结合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复制慢性应激性哮喘大鼠模型,对慢性应激性哮喘大鼠用疏肝理肺方进行干预,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及肺组织TGF-β1/Smad3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疏肝理肺方对慢性应激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在正常环境下饲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应激哮喘组、地塞米松组、疏肝理肺组。采用卵蛋白皮下注射致敏、气道吸入刺激气道上皮激发,并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CUMS),以复合方法复制慢性应激性哮喘,第15天开始,地塞米松组及疏肝理肺组每天分别以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方灌胃。持续复合刺激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取左侧肺组织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内周长、管壁面积,支气管平滑肌面积,定位及半定量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情况;右肺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LISA检测发现应激哮喘组血清皮质酮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地塞米松组和疏肝理肺组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应激哮喘组大鼠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充斥大量炎症细胞、粘膜层肿胀充血、皱折增多,大鼠支气管壁面积和气道平滑肌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与应激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及疏肝理肺组上述炎症症状明显减轻,支气管壁面积和气道平滑肌面积厚度明显减小(P<0.05);免疫组化显示,TGF-β1及Smad3的蛋白主要表达在气道上皮、平滑肌及炎症细胞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组TGF-β1及Smad3的蛋白表达较应激哮喘组显著降低(P<0.05);RT-PCR检测发现,应激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及Smad3的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应激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及疏肝理肺组TGF-β1及Smad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疏肝理肺方具有改善慢性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同时减少TGF-β1及Smad3的表达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