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构建是西汉皇权制度化与儒家思想相互关联的产物。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构建为儒家纲常伦理道德思想向各个阶层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其模式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促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为维护和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构建,也为后世官办学校德育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范本,意义重大。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展开研究,结合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构建的历史前提与理论渊源,全面探析这一模式构建的历史演变进程、制度支持、基本要素、主要特征、历史作用和当代启示。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构建的历史前提及其理论渊源。秦朝的建立与灭亡,一定程度上与其在思想政治文化领域的“禁”与“堵”有关;秦朝倾覆的教训及其在德育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是西汉官学德育模式得以构建的历史前提;先秦儒家德育实践理论的基本雏形是西汉官学德育模式得以构建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主要研究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构建的历史演变进程及制度支持。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构建经历了汉高祖至景帝时期的探索阶段、汉武帝时期的形成阶段以及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发展阶段这样三个时期;特定教育模式的形成并且在实践中得以实施,必须具备相关的制度支持,三老制度的沿置、官学的设置以及察举选士制度的确立为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制度支持。第三部分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具体分析研究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主要包括教育目标与对象,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育途径与教育方法等方面;并以其基本构成要素为基础,对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普及化、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维化以及“教”与“化”相得益彰等。从上述特征中可以发现,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其不可避免的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当代启示。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汉官学德育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局限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西汉官学德育模式对于树立以儒学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促进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促成西汉社会风俗的转变及后世官办学校实施礼教推行教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本章还简单论述了西汉官学德育模式构建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