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与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长,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支具保护、口服止疼药等,但往往效果不明显,而且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还可能进一步增加骨质的丢失。而应用椎弓根钉系统进行固定,手术的创伤大,出血多,患者往往因为全身状况难以耐受手术,而且这种手术不能恢复被压缩的骨小梁,在椎体前、中柱留下空隙,无法恢复椎体的强度及其稳定性,此外,骨质疏松造成椎弓根钉锚定困难,把持力较小,容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导致手术失败。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本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31例(34椎)。其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1-78岁,平均64.2岁。其中T1212个,L112个,L26个,L34个,受伤至手术时间1天-14天,平均5.9天,病因为跌伤或轻微扭伤,均为新鲜骨折,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无神经系统损伤体征;经X线、CT检查证实椎体后壁无损伤,脊髓无压迫,并呈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实验室等检查证实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分别在术前、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评估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以及测量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6个月,疼痛均显著缓解。术前VAS评分(8.06±0.99)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5±0.97)分、(2.01±0.95)分(P<0.01)。活动能力评分术前(2.70±0.59)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35±0.49)分、(1.41±0.50)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前(1.48±0.94)分,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20±0.45)分、(0.22±0.54)分(P<0.01)。术后复查X线,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18.61±1.72)mm,术后2天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2.06±1.41)mm、(22.02±1.35)mm(P<0.01),术前椎体中线高度为(18.67±1.56)mm,术后2天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95±1.59)mm、(21.51±1.55)mm(P<0.01)。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19.35±4.81)°,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03±2.22)°、(14.10±2.15)°(P<0.01)。本组共有3椎(8.8%)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术后1例出现邻近椎体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作可以有效的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强度,提高椎体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其他文献
砌体是建筑工程墙体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无论是作为承重墙或是非承重墙,都可以用砌体作为主要的墙体材料。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出现了裂缝病害,造成了房屋渗漏等质量
格网化人口数据能够刻画实际人口空间分布状况,是实现人口数据更好地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面向精细尺度格网人口数据的需求,以中国东部人口稠密
在胸腹主动脉手术、脊柱外科手术和脊髓的外伤过程中可以导致脊髓血流量的减少或者阻断,引起脊髓的原发性损伤。在脊髓恢复再灌注后,组织的损伤并未减轻,反而进一步的加重,引起脊
目的:通过改良Allen’s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观察川芎嗪治疗组对大鼠损伤模型的GAP-43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的可
目的:探讨COMT基因单体型对胃癌根治术病人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5例,ASA Ⅰ-Ⅲ级。术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至术后48小时,维
化学史的教育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对化学史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几个简单人物的介绍上。构建重现经典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用化学史贯穿整个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
目的探讨国人行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提出国人枕骨髁螺钉置钉通道的相关参数及螺钉规格。方法1.枕骨髁的解剖学观测:获取枕骨干燥标本60例,参照Ozer M A提出的枕骨髁分型
目的:验证两个独立阅片者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诊断有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同一阅片者前后两次诊断有无显著性差异。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为一项临床回顾性研究,通过制度审查委员
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和相变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详述了相变纺织品智能调温的作用原理、调温特点,对相变材料在纺织领域中研究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TLR4、TLR5在无菌性松动与感染性松动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并与其在正常髋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对比,评价TLR4、TLR5与无菌性或感染性假体松动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