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最基层组织,它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南通市H镇四个村的村卫生室为个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通过对乡村医生、普通村民、以及乡镇卫生所、乡镇医院领导的访谈,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村卫生室预期功能的实现情况,在结构功能论的视角下分析影响村卫生室预期功能实现的因素,并试图提出相关机制建设帮助村卫生室走出困境。调查结果显示,村卫生室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从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看,村卫生室在常见病的诊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一般医疗需求,但是其医疗设备、价格、人员技术水平都不尽如人意,难以为村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尚待改善。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相对则更为薄弱,很多工作并没有真正做到位,规范性也不强,存在着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乡村医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医疗业务上,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主动性和热情不高。影响村卫生室预期功能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实物资源的匮乏和制度整合的欠缺两大方面。一方面,实物资源匮乏,资源配置机制尚不完善。村卫生室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匮乏,制约着村卫生室开展全面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村卫生室相关制度的整合有所欠缺,首先是双重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村卫生室处于性质和目标冲突的乡镇医院和卫生所的双重领导下,基于利益选择,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其次是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乡村医生的待遇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对村卫生室服务提供主体的激励不到位就很难使他们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服务质量。第三是控制机制的缺失,使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缺乏保证。第四是相关配套政策的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村卫生室的排斥、基本药物制度迟迟不能推行、医疗风险规避机制的缺失都影响村卫生室整体功能的发挥。村卫生室要如何走出困境?要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来促进其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相关机制建设的建议。一是要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增加村卫生室投入。要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给村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村民创造舒适的就医和康复环境;建立村卫生室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卫生服务队伍;建立政府主导的筹资机制,增加财政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二是要创新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增加自身发展活力。要明确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可以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产权收归公有,其人员和运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投入,从根本上切断从乡镇卫生院到村卫生室层面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中趋利的利益链条;建议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时建立医疗风险规避机制。三是形成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医生服务积极性。四是建立控制机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