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室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最基层组织,它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在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南通市H镇四个村的村卫生室为个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通过对乡村医生、普通村民、以及乡镇卫生所、乡镇医院领导的访谈,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村卫生室预期功能的实现情况,在结构功能论的视角下分析影响村卫生室预期功能实现的因素,并试图提出相关机制建设帮助村卫生室走出困境。调查结果显示,村卫生室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从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看,村卫生室在常见病的诊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一般医疗需求,但是其医疗设备、价格、人员技术水平都不尽如人意,难以为村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尚待改善。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相对则更为薄弱,很多工作并没有真正做到位,规范性也不强,存在着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乡村医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医疗业务上,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主动性和热情不高。影响村卫生室预期功能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实物资源的匮乏和制度整合的欠缺两大方面。一方面,实物资源匮乏,资源配置机制尚不完善。村卫生室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匮乏,制约着村卫生室开展全面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村卫生室相关制度的整合有所欠缺,首先是双重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村卫生室处于性质和目标冲突的乡镇医院和卫生所的双重领导下,基于利益选择,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处于弱势状态。其次是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乡村医生的待遇和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对村卫生室服务提供主体的激励不到位就很难使他们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服务质量。第三是控制机制的缺失,使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缺乏保证。第四是相关配套政策的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村卫生室的排斥、基本药物制度迟迟不能推行、医疗风险规避机制的缺失都影响村卫生室整体功能的发挥。村卫生室要如何走出困境?要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来促进其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相关机制建设的建议。一是要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增加村卫生室投入。要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给村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村民创造舒适的就医和康复环境;建立村卫生室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卫生服务队伍;建立政府主导的筹资机制,增加财政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二是要创新村卫生室运行机制,增加自身发展活力。要明确村卫生室的公益性质,可以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产权收归公有,其人员和运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投入,从根本上切断从乡镇卫生院到村卫生室层面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中趋利的利益链条;建议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时建立医疗风险规避机制。三是形成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医生服务积极性。四是建立控制机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管。
其他文献
工业加热炉在钢铁企业用途较多,对钢、铁坯进行轧制前都要在加热炉中加热,因此,如何控制加热炉的温度对提高产品质量十分重要。 加热炉技术要求及控制方案 ·温度范围1000~12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第一次经济转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危机”时代,中四又站在了第二次转吧的十字路口。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
住房问题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活跃,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市场体系趋于
“可持续发展”是个现实的话题。近年来 ,学术界就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 ,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等几个重要关系 ,可持续发展中的时空意识和实践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论的反
1942年底,宋美龄以治病为名来到美国,近7个月的时间,这位出色的国民外交家在美利坚刮起一场举世瞩目的宋美龄旋风,对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产生了特殊的影响,考察这些影响将有助
王琦教授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创建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挽救了
我国在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条款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新《环保法》的修订给予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给出了建立污染防治专项基金、划
<正>医院在加工物资是指医院自制或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资。在加工物资分为医院自制物资和委托外单位加工物资两种业务。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科技革命陈本红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加上局部战争则长达14年).各国投入的总兵力为18000万人,死亡G000万人,消耗军费总额达135004L美元,物资损失达42700亿美元……。它对于整
资质良好的上市公司一直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随着各行各业的竞争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扩宽自身的融资渠道并获得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以此让企业在发展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自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核准制以来,所有申请IPO的企业均要面临中国证监会的最终考核,而近些年频发的企业盈余管理事件也促使证监会不断完善IPO审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审核监管力度。从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每年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