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是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实效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状态转移到“我要学”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思想状态上来,实现知、信、行的统一,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变革守旧的教学方法。而短小、幽默、观赏性参与性强的小品表演法,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是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和信念转化为行动的转换器和催化剂,切实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论文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品表演法进行了理论基础的分析和运用方式的探索,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小品艺术的渊源与内涵。探讨了小品艺术的渊源,分析了小品的形式与特点、表演与创作,并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了小品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首先论述了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品表演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次阐述了运用小品进行教学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后从有利于知识的激活和同化、有利于知、信、行的和谐统一等六个方面总结了运用小品进行教学的意义。第三部分:从理论角度论述了小品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运用小品进行教学符合生活教育理念、活动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着重从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探究其理论基础,找到运用小品艺术进行教学的理论支撑点。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来论述小品艺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分别论述了小品的创作与表演的方法、原则、步骤,列举了小品在教学中运用的实例,并对在实践运用中引发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