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防卫认定问题一直是我国法学界、司法实务界经久不衰的难题,特别是近几年,因为个别案件的出现,该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反映了现阶段社会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普遍诉求。但正当防卫的认定在实务中问题频出,司法机关对于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把握常与普通民众产生偏差,正当防卫制度也因此失去了指导、规范公民行为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模糊,在认定一般犯罪行为与防卫行为、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上没有明晰、具体的标准,导致我国正当防卫制度出现“现实僵化”、功能扩张等问题,上述问题将会实质影响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践行,不利于保障人权以及解决“情法两难”的现实问题,成为我国推进“个案公平”道路上的阻力。将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充分发挥其人文关怀的思想和谦抑性的特点,对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纠正与整个刑法体系的完善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亦从可行性与有效性的角度,对将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的意义及将其引入我国的路径与方法,展开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此为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正乃至刑法理论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