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离不开感受,播音艺术亦离不开感受。“播音感受”是播音学的重要专业概念,也是播音创作实践过程的重要阶段。播音感受涉及播音创作本质性问题,又寓于播音创作的基本创作环节之中。“播音感受”是播音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语言(文字的、声音的)认知,产生并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动词又是名词,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它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播音感受”应该归属于美学范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审美感受。“播音感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审美感受,除具有情感性、综合性、创造性、不稳定性等一般感受的特点,还具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能动与被动统一、求同与创造统一、共性与个性统一等特征。“播音感受”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即感受觉知、感受内容、感受指向和感受抑制。“播音感受”的这四个要素既独立存在和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渗透、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播音感受”的生成有两个机制,即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从播音感受生成过程来看,播音感受的生成经历了感知、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诸多心理活动。播音感受的生成方式有两种,即线性循环式生成和直觉式生成。播音感受生成必须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较强的审美能力”、“丰富的内心情感”、“明确的主体意识”等具体条件。“认知的需要”、“表达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是播音感受存在的动因。播音感受的存在至少具有三个特征,即“同化”与“调节”并存、“理”与“情”相融、“内”与“外”同生等。播音感受的存在无论从传播层面、创作层面看,还是从表达层面、审美层面看都尤为关键,具有重要价值。播音感受的存在即播音主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