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分散相中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新型复合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的纳米效应以及与基体材料的泊松比不同,会产生更多的微开裂,吸收更多的冲击能并阻止材料的断裂,从而提升高分子材料宏观物理性能,它是当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工作对三种纳米材料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表面化学改性、在橡胶基体中的聚集、分散、增强效应和综合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针对天然/丁苯橡胶纳米SiC或Si3N4复合体系,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VTES)、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和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三元共聚物BA-MMA-VTES纳米粉体大分子表面改性剂。采用FTIR、NMR、GPC、DSC、TGA等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结构、性质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GPC测试,证明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3000~10000;DSC显示合成的大分子只有一个Tg,在3.3℃左右,表明它是无规共聚物,柔性适中;TGA显示三元共聚物主要热分解区间在280~500℃,热稳定性良好。  应用BA-MMA-VTES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C和Si3N4陶瓷粉体进行表面包覆改性。FTIR、TGA分析表明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C和Si3N4粉体表面发生了化学包覆;纳米粒度测定仪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纳米SiC和Si3N4粉体,粒径明显减小,其中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量为5%的溶液中,纳米SiC和Si3N4粒径最小;TEM观测表明,处理后的纳米SiC和Si3N4粉体在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明显阻止了纳米粉体的团聚。  在天然/丁苯并用混炼胶中,当加入改性后的SiC和Si3N4粉体量分别为0.5份和2.5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有较好提高,适合用于制造在动态条件下使用的汽车用橡胶零部件。  2.针对天然/丁苯橡胶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体系,选择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和优化反应条件,合成了三元共聚物BA-MMA-GMA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于MWNTs纳米材料表面改性。采用FTIR、NMR、TGA、粘度法等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相对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和分析;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BA-MMA-GMA三元共聚物的结构;热分析结果显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解温度主要在240~455℃,满足天然/丁苯橡胶加工硫化过程中对温度要求。  对MWNTs混合酸氧化实验的结果认为原始MWNTs表面上已经有大量的-OH和-COOH,虽经过酸氧化16hr时,但MWNTs表面-COOH与原始MWNTs相比,增加不是非常明显,改性MWNTs实验结果也证明原始MWNTs表面的活性官能团能够满足大分子改性要求,并且通过TEM观察,我们发现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会破坏MWNTs的表面结构,产生了无定形碳。因此,对MWNTs表面改性可省去习惯采用的预先酸氧化处理。  利用大分子BA-MMA-GMA的环氧基团和MWNTs上的-OH和-COOH官能团反应制备BA-MMA-GMA/MWNTs杂化纳米材料,应用FTIR、TGA、TEM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改性剂BA-MMA-GMA与MWNTs进行了化学键合,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大分子有机层,包覆在MWNTs表面上的大分子最佳用量是9%。TEM表明改性后的MWNTs有良好的分散性能。采用本论文的一步接枝改性法与其它改性方法,如原位聚合复合法、等离子射线法等相比,本方法可能更具有有工业应用的价值。  用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改性后的MWNTs复合的天然/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当加入量为1.5份时,橡胶各项性能均有较好提高,适合用于制造在动态条件下使用的汽车用橡胶零部件。  以上两种设计的大分子改性剂,主要目的是用来改性SiC、Si3N4和MWNTs三种纳米材料,以解决纳米材料在橡胶中难以达到纳米尺度分散的应用技术瓶颈,制造天然/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作汽车橡胶零部件。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溶液聚合方法,以口α-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过渡金属卤化物与配位剂络合物(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环己酮为溶剂,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大的电子离域、优良的光电性能,成为一类很好的非线性光学生色团,具有双光子吸收性能。本论文合成了七个新的二苯乙烯类小分子化合物和一类以T8H8为核
茜草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凉血止血,行血祛瘀,止咳祛痰通经之功效。其化学成分以蒽醌及其苷类化合物为主,具有抗肿瘤、抗自由基等活性,且无毒副作用。论文对茜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逆流色谱分离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通过乙醇热回流提取、不同溶剂萃取以及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将茜草提取物分成若干部分,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各极性部分的抗氧化活性,获得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的茜草的石油醚萃取部分PE及石油
为了构建检测非氧化还原活性生物分子的传感器,本课题引入了电活性标记物并结合电化学检测手段,制备了高灵敏度、具有选择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了非氧化还原活性的多肽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很少有一档电视节目能真正做到老少咸宜,全家总动员,《爸爸去哪儿》做到了。  4岁的小女孩西西是这档节目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的5个小朋友如数家珍,看完节目之后,西西的妈妈发现孩子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会像Kimi一样主动帮助大人洗筷子,二是学会了赞美别人,比如“妈妈你做的饭太美味了”。这就是《爸爸去哪儿》的魅力。  这个节目看什么?窥秘平日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方以药成,方中各味药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固有的化学成分是复方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但方中任一活性成分又不能全面反映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这是中药复方与化学合成药品在制定质量标准过程中的根本区别,所以宏观的综合分析成为中药复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寻求综合评价中药复方质量及其量效关系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色谱指纹图谱的应用。本文以参归生发酊为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