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为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05年11月-2008年12月间浙江省卫生监测区报告的新发肺癌病例,配对对照选取病人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之间的邻居。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AS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与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法对主要危险因素提取公因子并对公因子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拟合分析。对主要的危险因素进行人群归因危险度估计并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体质指数和人均月收入与肺癌的关联有显著性。2.职业接触史:工人患肺癌的OR值为1.43,农民为0.69。建筑、塑料行业工人以及厨师为肺癌的高危人群,且建筑行业及厨师从业时间每增加10年,患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75倍与2.54倍。粉尘与农药是肺癌的高危因素。3.家庭室内及周边环境因素:家庭住房地板为木地板与泥土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水泥为保护因素。人均住房面积与肺癌发病负相关。使用煤炉取暖、厨房油烟及周边空气污染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煤气(天然气)是肺癌的保护因素。4.饮食习惯:鲜蛋、新鲜蔬菜、大蒜与酸性食品以及凉拌/生吃与烤的烹调习惯对肺癌呈现保护作用,盐渍食品(咸菜、咸鱼肉等)、烟熏食品(熏肉、鱼等)以及腌晒食品(酸菜、泡菜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5.生活方式及习惯: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度为不吸烟者的2.89倍。肺癌发病风险随着吸烟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戒烟后患肺癌风险降低。被动吸烟的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其他非吸烟者的1.56倍,肺癌发病风险随被动吸烟人年数增加而增加。戒酒者患肺癌风险是饮酒者的2.16倍,饮茶与肺癌可能有一定的关联。6.精神心理因素:A型性格,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婚姻生活不和谐、人际关系较差、精神状况长期处于压抑以及近年来有精神创伤史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7.疾病史与家族史:呼吸道疾病史是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有结核、慢支病史、肺气肿和哮喘病史、矽肺或尘肺病史的患者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的2.04倍、2.14倍、2.71倍以及2.00倍。8.女性生理因素:初潮年龄晚与有痛经史为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9.多因素分析:男性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筑工人、塑料厂工人、厨师、农药接触者、家庭地面为木地板或者泥土、居住地周围有空气污染、经常食用烟熏食品或腌晒食品、吸烟、情绪调节能力差、精神状况不佳、有精神创伤史、有结核病史,保护因素为体质指数较高、人均住房面积较大、常食用酸味食物;女性肺癌的危险因素为自感厨房油烟刺激严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人际关系不佳、精神状况不佳、直系亲属中有肿瘤病史、初潮年龄晚,保护因素为体质指数较高、收入高、常食用新鲜蔬菜。10.因子分析:公因子2(常食用油炸食品、腌晒食品、盐渍食品)、公因子3(婚姻生活不和谐与人际关系差因素)、公因子4(肺气肿与哮喘,矽肺与尘肺等呼吸道疾病史)、公因子5(厨房油烟情况)、公因子8(农药厂工作等职业暴露的因素)、公因子9(精神创伤与精神状况)、公因子11(饮茶与吸烟的因素)、公因子12(建筑工人、粉尘工作环境、使用煤炉取暖的因素)、公因子14(塑料厂工作的职业暴露因素)为肺癌的危险因素,公因子6(房屋地板为水泥)、公因子7(食用鲜蛋、烟熏食品、烤制食品)、公因子10(食用酸味食品及大蒜)、公因子13(人均住房面积)为肺癌的保护因素。11.人群归因危险度:男性总人群归因危险度为0.5250,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总人群归因危险度为0.4731。12.交互作用:男性吸烟与精神心理因素对肺癌的发生有显著的正相乘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关联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精神状况不佳>有精神创伤史>情绪调节能力差。[结论]浙江省原发性肺癌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示应针对吸烟人群、经常处于厨房油烟环境妇女、低收入人群、精神压力大的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有效防制肺癌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