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道路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标志是道路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驾驶车辆的安全性,也是无人驾驶智能车一个必备的系统。由于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诸多汽车产商和电子企业大力投资研发生产相关产品。现实城区复杂环境下的交通标志检测和识别技术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中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针对城区综合环境下的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问题,进行了以下的几个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首先,叙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的研究难点。然后根据国标文件(GB5768.1-2009)对城市道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的规定以及城区道路环境成像特点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城区道路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的实验系统。   在交通标志检测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2种不同的交通标志检测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颜色和形状信息,这个方法检测速度较快,同时不需要任何的样本。第二种方法是基于颜色信息和Adaboost的交通标志检测技术,此方法需要的训练样本比较多,适合于采集样本充足的情况。第二种方法还可以扩展应用于信号灯检测、行人检测等。   在交通标志的识别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2类不同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第一类方法是基于Zernike不变矩结合支持向量机(SVM)的识别算法,这种方法在小量样本情况下就能得到很好的分辨效果,并且识别速度也较快,有很强的实用性。第二类方法分为基于稀疏表达分类算法(SRC)和基于协同编码分类算法(CRC)两种,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知,SRC和CRC对于遮挡和光照问题有较高的鲁棒性。随着特征维数的增加,基于协同编码的算法耗时要远小于基于稀疏表达的算法,同时两者的准确率相差很小。   最后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其他文献
天空的悬浮粒子能散射和吸收光线形成雾霾,造成室外拍摄成像的对比度和保真度都较低。在室外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军事敌情监控,刑侦犯罪细节斟酌,汽车前方障碍物观测等
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是一类绳索取代刚性连杆作为关节的新型并联机器人,其具有结构简单、重构性强、重量轻、工作空间大、成本低等优点。本文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
应用于隧道环境的移动机器人,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无线通讯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它作为特种设备替代人员在隧道环境中进行作业,论文结合某研究所隧道机
传统的基于单目视觉的尺寸测量方法使用单幅图像反映待测物尺寸的全貌,当需要对某些大尺寸复杂零件的整体和局部同时进行测量,或者待测物几何尺寸会发生较大改变时,某些几何
无刷舵机是以无刷直流电机为驱动的位置伺服系统,本文针对系统的控制要求和特点,完成了基于STM32的无刷舵机控制系统设计。首先理论研究了无刷舵机的结构及数学模型,对比分析
图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图像的处理是信息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图像信号在获取、传输以及存储等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变得模糊不清。因此要获取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传统PID控制器,控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传统的整数阶PID控制器有其自身的弊端即只能对线性和时不变环节的控制对象进行控制,而对非线性和
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系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简称SRD)是一种新型的调速系统,它己成为当今热门的研究课题。论文以SRD的理想线性模型为基础,以一台0.75KW的四相8/6极开关磁阻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对该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在其理想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机绕组
论文是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牵引传动控制策略优化研究”的子课题“黏着控制方法研究”而开展的。黏着控制性能不仅直接关系到列车设计的牵引和制动能力能否充分发挥,而且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例如列车发生空转与滑行故障都是因为黏着破坏引起的。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高速客运和重载货运,使得机车牵引负荷日益增大,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轮轨间的黏着力,实现其优化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首先,本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安全成为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问题。传统的身份识别基本是基于身份标识的,如证件、密码、卡号等,但是这些却不能够真正的确认使用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