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研究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组织行为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工作压力作为工作倦怠的重要成因,它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由于研究的困难,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探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以新入职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系统研讨分析了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衍变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缓冲作用。通过深入的实证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建立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纵向变化关系模型。本研究在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据此构建了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纵向变化模型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明确了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在理论构思模型的基础上,分两阶段开展实证研究:①案例分析。由于不同调查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立体地考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入职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关系变化,本研究挑选了几位被试,就其工作压力和倦怠的变化做出阐述。②问卷调研。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设计本研究所需的调查问卷,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和完善。通过实证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工作压力各维度除组织人际关系压力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外,其余维度均在入职半年内总体保持均衡。②新员工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在此阶段未体现出显著变化,而成就感丧失和去人格化维度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来自工作本身、角色冲突以及组织结构和风格的压力对成就感的初始状态及变化速度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来自角色模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组织人际关系的压力对去人格化的初始状态及变化速度有显著的影响。③新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及去人格化的变化中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研究表明,对于新员工来说,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而会加快来自角色模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压力引发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的倦怠增长速度;而面对来自角色冲突压力,高自我效能感的新员工会抑制由其引发的情绪衰竭倦怠感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