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刊的韩国“三一运动”认识研究(1919-1945)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朝鲜半岛发生的三一运动曾长期存在于近代中国报刊当中,留下体裁多样、数量丰富的文献资料,集中展现了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韩两民族的爱国志士在反封建、反殖民、反侵略的东亚变革中交流互动的历史缩影。通过对1919年汉城示威爆发到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这段长达26年的时间跨度内,中国报刊的三一运动新闻报道和纪念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报刊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认识伴随着中国与世界时局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五四前后,中国报纸对三一运动的全景式新闻报道使沉寂十年之久的“亡国”朝鲜再次进入中国人视野,加深了国人对世界范围内“民族自决”潮流的实感。这一时期,对帝国殖民者、军阀等强权压迫的不满和强烈的危机意识,使进步的中国报纸杂志普遍对朝鲜三一运动给予肯定,将其作为激励国民精神觉醒的话语资源。北伐后期,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步步紧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韩爱国志士的共同口号,中国报刊对三一运动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惨史”到“斗争史”的基调转变。此后,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扩大,中国报刊对在华韩人三一纪念的报道大幅增加。三一运动作为东方弱小民族抗日运动的例证,得到了中国境内各国反法西斯人士的关注与肯定,并成为联合抗日背景下众多在华朝鲜革命团体、党派挖掘民族团结精神的历史资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寻求国际社会承认成为韩国临时政府的“当务之急”,这一阶段,中国报刊中出现的有关韩人三一纪念的报道和文章在延续抗日斗争话语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关注朝鲜革命者内部的民族团结问题和民主建国问题。总结而言,1919年-1945年中国报刊对三一运动报道及认识变化表明,三一运动这一帝国日本和殖民地朝鲜之间的对抗性事件,对近代中国空间内的流亡韩人集体记忆建构、朝鲜民族独立精神宣传、东亚革命者联合抗日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系统虚拟化技术可以动态再配置应用环境的计算资源.当前动态资源配置方法主要关注于保证具有动态负载应用的服务质量.这些方法受应用性能驱动并常常增加资源控制系统的响应延迟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剧增,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不但增加了社会人力资源的负担,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变迁,无法真正解决养老问题。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
旋挖钻进工艺在青藏铁路施工中遇到一些复杂地层,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在原有的钻进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完善该工艺.介绍了不同钻头在青藏铁路施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湿地珍稀鸟类及其繁殖栖息地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固定样方及随机踏查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植物区系谱、相似性系数等计算方法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组成、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统计,并将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与毗邻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自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民营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升级转变、技术创新不断进步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强劲动力。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不断扩大,伴随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多.污泥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实现了资源再利用,是最适合我